3月30日晚間,興業銀行發布2020年年報。與中國經濟同頻共振,該行全年凈利潤增長回正,同比增長1.15%,達666.26億元,且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創近五年最好水平。
總資產、總負債雙雙兩位數增長,總資產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47%,總負債7.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21%。營收和撥備前利潤同樣保持兩位數增長,營業收入首次超過2000億元,達2031.37億元,同比增長12.04%;撥備前利潤首次突破1500億元,達1519.74億元,同比增長14.82%。資產質量各項指標持續向好,不良余額、不良率五年來首次“雙降”,較上年末分別下降33.66億元、0.29個百分點,不良率1.25%達到近五年最優水平。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升,撥備覆蓋率218.83%,較上年末提高19.70個百分點,創近五年新高。
資產負債表戰略性重構基本完成,存、貸款占比分別為55.62%、50.24%,雙雙超過50%,分別較2015年提高5.76個百分點、16.66個百分點。從2017年末到2020年末,在沒有外源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情況下,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9.07%上升至9.33%,同期貸款增長超過1.5萬億元,資本內生增長和集約化經營顯見成效。
2020年,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驗證了興業銀行“商行+投行”落地開花,戰略轉型已走出陣痛期,進入攻堅期、收獲期,同時也是對股東、市場和投資者信賴的有力回報。全球銀行千強排名進一步躍升至第21位;蟬聯明晟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評級A級,保持國內銀行最高評級……靚麗的成績單既為該行上一輪五年規劃畫上圓滿句號,也為新一輪五年發展新征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力“三個生態圈” “商行+投行”轉型開花結果
過去一年,雖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嚴峻考驗之中,興業銀行依然保持戰略定力,扎實構建場景、投資、投行 “三個生態圈”,強化科技、風控、研究、協同“四個賦能”,推動“商行+投行”轉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取得明顯成效。
一方面凈息差逐季提升,全年同比上升11個BP,實現利息凈收入1435.15億元,同比增長17.36%;另一方面在主動減費讓利于實體經濟的同時,依托生態圈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24.14%,達377.10億元。
場景生態圈以支付結算清算需求為基礎,把金融服務嵌入各種生產生活和公共服務網絡,面向各類客戶不斷延展,批量化獲取客戶、自動化沉淀存款、精準化提供融資。其中同業場景生態圈率先發力,以“清結算+存托管”為基礎,連接各類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形成互補協同的金融生態。去年,銀銀平臺服務法人機構2177家,支付產品結算量超過7.06萬億元,同比增長19.58%;非銀資金管理云平臺覆蓋非銀金融機構750家,證券資金結算量18.59萬億元,同比增長25.61%。通過結算性資金沉淀帶來了穩定的低成本資金,推動去年全行同業負債付息率整體下降66個BP。
同時該行進一步將場景生態優勢從F端(也就是金融機構端)延伸到G端(政府端)、B端(企業端)、C端(零售端),形成FGBC融合賦能的開放生態。通過互為場景、互為服務、互相引流、互相促進,增強客戶粘性和結算性存款沉淀能力,擴大客戶規模,夯實商行基礎。去年企業金融客戶較年初增長18.74%,突破90萬戶,零售客戶逼近8000萬戶,法定利率存款增長12.64%,存款付息率下降13個BP。
投資生態圈以客戶投資需求為基礎,面向全市場幫助客戶精選產品和資產配置,通過自營和代客雙向發力,連接投資生態圈帶來的資金和投行生態圈帶來的資產,暢通價值鏈循環,形成新的大財富業務格局。去年該行通過理財、代理代銷、資產托管、信托及基金子公司等實現財富管理收入206.72億元,同比增長34.18%,大幅高于全行營收增速。
財富銷售能力也再上新臺階,零售財富類產品銷售依托線上渠道穿越疫情“封鎖線”,銷售規模達5.43萬億元,實現財富代理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9.70%;發揮銀銀平臺連接中小金融機構優勢,面向終端客戶財富產品余額1387.45億元,同比增長87.45%。在財富業務快速發展推動下,集團零售客戶管理總資產AUM達到2.61萬億元,同比增長22.87%;資產托管規模達13萬億,同比增長5.02%,估值類產品規模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在產品端,作為“商行+投行”核心抓手的理財業務轉型依舊領先,進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全年實現理財收入101.87億元,同比增長68.05%。銀行理財余額較年初增長10.35%,達1.48萬億元,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突破1萬億元,余額較年初增長84.85%,均保持股份行前列,并且理財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占理財產品余額76.76%,同比增長51.37%。
投行生態圈以客戶的融資需求為基礎,加強集團內部和合作伙伴資源整合,綜合運用多元投融資工具,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方案,打通投資和融資任督二脈,與投資生態圈帶動的表外財富業務形成緊密銜接的閉環。在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市場第一的基礎上,去年債券承銷實現全譜系突破,金融債承銷同比增長206.79%,境外債券承銷也升至中資股份行第二位;并購融資突破700億元,同比增長91%;權益投資、資本市場業務也取得新突破。從持有資產轉向管理資產的輕型投行模式逐漸形成,去年投行資產流轉近3000億元,同比增長25%;向理財提供資產超過1100億元,為提高理財收益能力提供充足保障。
以擔當赴使命 傾力支持打贏“四大戰役”
翻閱興業銀行2020年年報,信貸投向偏好、資金結構導向清晰可見,直面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領域,推動中國經濟加快越冬迎春,在與實體經濟共擔風雨中共生共榮。2020年,該行新增貸款5242億元,貸款增速高出資產增速4.76個百分點,增量及增速都處于同類型銀行前列。其中,新增個人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金融貸款合計占比超過80%。
過去一年,興業銀行不忘初心使命,牢記國之大者,發揮“商行+投行”優勢,綜合運用集團資源和多元化金融工具,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發展保衛戰、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四大戰役”,有效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將涓滴之力匯入奮進中國的磅礴偉力。全行集團對公融資總量(FPA)余額6.06萬億元,同比增長12.47%。
大國戰“疫”,聞令而動,興業銀行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政策支持馳援武漢,并由武漢而至全國,出臺資金傾斜、減費讓利、延期還款等一系列精準舉措,應貸盡貸、應延盡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設立2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信貸規模,累計向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捐款6000多萬元,累計為客戶減免手續費收入超過30億元,為9440家小微企業辦理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120億元,累計承銷疫情防控債超過180億元。
疫情大考之下,眾志成城,興業銀行突出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持續加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制造業、小微企業等金融供給,全力保市場主體,支持中國制造強鏈補鏈,推動我國經濟加快復蘇回血。到2020年末,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3735.32億元,其中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46.42%;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數、貸款余額,分別較年初增長68%、61%,貸款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1.28個百分點。
2020年脫貧攻堅進入收官之年,當脫貧“硬骨頭”遭遇疫情“加試題”,興業銀行堅持“輸血”“造血”并舉,產業扶貧、渠道扶貧、產品扶貧、定點扶貧和教育扶貧“五大扶貧體系”協同發力,探索形成具有興業特色、行之有效的可持續金融扶貧模式,經過不懈努力,以有力行動兌現承諾,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今51個掛鉤扶貧點全部脫貧“摘帽”,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多元化扶貧助學體系,累計向教育扶貧領域捐資超7000萬元;構建產業扶貧長效機制,激發貧困地區“自體造血”功能,涉農貸款余額4438.99億元,較年初增長13.79%,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合計166.68億元,較年初增長14.73%。
綠色是興業銀行最鮮明的底色和優勢,如何讓綠色不僅成為看得見的高顏值,更變成摸得著的獲得感?興業銀行立足綠色金融領先優勢,聚焦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固廢處理、大氣治理、新能源、綠色交通和綠色建筑等重點領域,“融資+融智”支持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到去年末,該行綠色融資余額1.16萬億元,服務客戶2.98萬家,積極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同時發揮“綠色+”效應,探索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模式,累計為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投放綠色資金126.90億元。
錨定“1234”戰略 升級打造三張“金色名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興業銀行新一輪五年規劃啟航之年。下一個五年怎么干?如何識變應變,將優勢轉化為勝勢,在新征程續寫新輝煌?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結合自身特色和實際,興業銀行擘畫了新一輪五年發展藍圖,堅定不移、久久為功推動“1234”戰略落地,升級打造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三張“金色名片”,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貫穿始終,真正實現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轉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金融力量。
綠色銀行立足全市場一流綠色金融綜合服務供應商定位,踐行ESG理念,推動在“兩個一萬”的基礎上不斷擴展綠色金融體系的外延,圍繞從城市更新到鄉村振興不斷擴展的綠色場景,完善綠色金融供給體系,特別是以“碳達峰”和“碳中和”率先達標為核心,以融資+融智為載體,以交易+做市為抓手,以碳權+碳匯為標的,全面占據碳金融制高點。
財富銀行立足一流綜合財富解決方案供應商定位,發揮高收益資產組織優勢和深厚的同業合作優勢,打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生態圈”,根據客戶的風險收益曲線,從全市場開展產品“選秀”,構建覆蓋全市場、全譜系的資管產品和專業服務體系,為全類型客戶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資產配置服務,助力客戶財富保值增值,打造全市場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樹立“要理財,找興業”的口碑。
投資銀行立足全市場一流資源整合者定位,深耕“投行生態圈”建設,全面提升資產組織、銷售及表外直接撮合能力,將優勢從債券承銷延伸到整個直接融資市場,將模式從持有資產轉變為管理資產,打造輕型投行,以更寬頻的資本市場服務能力服務更多科創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企業,助力形成高水平供給體系,分享資本市場紅利。
數字化時代,興業銀行持續推動銀行經營理念與數字商業邏輯的有機融合,全面加快數字化轉型,積極賦能場景、投行、投資生態圈建設,以“金服云”平臺、錢大掌柜、財富云平臺、興財資等為代表的開放平臺持續建立健全,為“商行+投行”業務布局注入新動能。去年該行基本完成金融科技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將科技研發人員成建制注入到科技子公司興業數金,實施更加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并建立“BA(業務分析師)+SA(系統分析師)”協同機制,提高科技對業務需求的響應效率和服務能力,年末信息科技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比例約4.82%。同時持續加大投入,在全行成本收入比下降的情況下,信息科技投入繼續大幅增長36%。
未來,興業銀行將把金融科技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強化業務、數據、技術三大中臺支撐,以“場景驅動、科技賦能、開放共贏”的平臺運營模式,形成“連接一切”的能力。根據新一輪五年規劃,三年內集團有科技背景的人員占比要超過7%,五年后爭取達到10%,每年度科技投入占營收比重超過3%,形成數字化時代的智慧生存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來源:興業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