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論壇邀請了國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大寧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郝萬山教授到會做專題學術報告。
本屆旨在引導全省中醫藥工作者學習、研究和應用中醫經典中的原創思維和經得起數千年時空檢驗的寶貴經驗,努力繼承、發揚中醫藥這一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事業服務。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張建鋒局長,北京華夏中醫藥發展基金會會長李俊德教授,北京華夏中醫藥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喬利梅,河南省中醫藥學會王端權秘書長,開封市中醫院龐國明院長出席開幕式,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郭永昌致歡迎詞,他說道“中醫經典博大精深,今天的講課以切實行動加強對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的傳承和推廣應用。我們要深入研究國醫大師們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積極運用經方,傳承發揚中醫經典,博采眾長,勤求古訓,繼承創新,兼收并蓄,弘我經典,揚我國醫,為振興中醫經典經方而不懈奮斗”。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更好地傳承岐黃薪火,在大師講經典 鄭州站的現場還舉辦了一場隆重的授徒拜師儀式,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喜收郭永昌高徒。同時舉行了國醫大師收徒儀式、張大寧傳承工作室揭牌儀式及《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與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學術共建單位”授牌儀式。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李俊德教授以及五百多名大師講經典學員共同見證了這意義深遠的時刻。
郭永昌院長向張大寧大師行三鞠躬禮、以示恭敬。一鞠躬代表“尊崇師道、立人立德”;二鞠躬,代表“傳學授業,教化解惑”;三鞠躬代表“感念恩師,天地可鑒”。感謝師父領進門,一杯香茶謝師恩。郭永昌院長行跪拜禮,接著為張老奉上了茶水,表達早早立志求知與對師父的敬意。張大寧大師向郭永昌會長頒發了收徒證明,拜師引薦人、見證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李俊德向郭永昌院長頒發了見證人證書。證書傳達了正式,證書代表了效力,證書意味著責任,從此,郭永昌正式拜入了張大寧大師的門下,將盡得師父真傳,并需用愛與行動來報答師父的教誨之恩。
師傅張大寧:
“國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上世紀90年代至今,張大寧教授連續擔任中央保健醫生,負責中央領導的醫療保健工作,被中央授予優秀中央保健醫生。張大寧教授作為中醫腎病學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腎為人體生命之本”、“心——腎軸心系統學說”、“腎虛血瘀論與補腎活血法”等理論,已被中西醫學術界所公認。1998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與有關方面提名,國際天文聯合會批準,國際天文聯合會把中國科學院新發現的8311號小行星,命名為“張大寧星”。
弟子郭永昌: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擔任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分會骨壞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州市中醫藥學會骨壞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州市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主任委員、鄭州市醫院協會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基層中醫藥提升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軟組織病研究會理事、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客座教授。并先后榮獲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鄭州市十杰青年科技人才、鄭州市科技標兵、鄭州市新長征突擊手、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等多重榮譽稱號。曾獲得河南省科技成果進步獎3項,省科技成果獎10項,鄭州市科技成果進步獎4項,市科技專利獎4項及國家專利20余項,專著10余部,論文近百篇,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發明專利證書10余項。
國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大寧教授主講《學好經典 指導臨床》,張教授多年從事中醫藥治療腎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此次把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中關于腎病的經文整理有效的串聯起來,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把腎病的臨床癥狀和與之相對應的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了系統、詳細的講解。
由傷寒泰斗、著名中醫臨床家、理論家、《百家講壇》主講嘉賓郝萬山教授主講“傷寒論”。郝教授通過對精神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的觀察,結合精神抑郁癥的診斷標準,辯證思治,指出和樞機、解郁結、益少陽、化痰濁、寧心神應當是針對精神抑郁癥的根治方法,并詳細講述了一些自己臨床的經方。
他們結合自己學術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立意高遠,旁征博引進行精彩授課。現場學員深刻感受到一場中醫經典學說結合臨床研究新成果、新經驗、新動態的學術盛宴。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啟迪思維,對指導臨床很有幫助。
授課結束后郝萬山百忙之中蒞臨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進行參觀指導,過程中,郝萬山教授不斷給大家帶來的診療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開闊了醫務人員的視野,同時郝萬山教授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觀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十分珍惜跟國醫大師學習的機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繼承國醫大師學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