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警十余載,在鄭州鄭東新區這片熱土上,用一腔真情擁抱光明、譜寫人生,他用樸實而又執著的音調唱響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旋律。他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民警的政治忠誠和使命任務,他就是鄭東新區公安分局情報指揮中心主任——李鳴鐘。
【忠于職守、保一方平安的守護者】
今年37歲的李鳴鐘,先后在巡特警、刑偵、宣傳、110指揮中心崗位上工作,不論在哪個崗位,他都抱著“干一行愛一行”的信念,兢業工作,踏實做人。17年的公安工作崗位,他沒有刀光劍影的輝煌,也沒有卓越顯赫的戰功,只是履行著一名基層警察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職責使命,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腳步踏出了平凡而光榮的人生之路;他用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了人民警察的人生價值。他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3次,連續4次被評為全市公安機關先進個人,2020年被評為全省110工作先進個人。
2016年,從巡特警支隊分派到鄭東新區公安分局的李鳴鐘,看上去身材弱小,不是五大三粗的壯漢,但是他憑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以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格,在刑偵工作崗位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達10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00余人,其中相當一部分屬于關乎民生的案件。
2019年,轄區一群眾被“殺豬盤”詐騙,還在照顧剛剛分娩不久妻子的李鳴鐘,就把襁褓中的孩子和床上休養的妻子送回老家托付給年邁的父母照顧,主動請纓跨省作戰。在廣西一偏遠山村駐留一月有余,由于水土不服,李鳴鐘同志剛到廣西不久便生病拉肚子,帶隊領導多次勸他返回鄭州治療,但他堅持工作時刻堅持專案組與分局指揮中心信息對接指揮調度的工作,順藤摸瓜,追蹤線索,蹲點守候,最終和同事們一起將20余名犯罪嫌疑人悉數抓獲,及時為群眾挽回損失300余萬元。
【服務群眾、為民解憂的貼心者】
擔任分局情指中心主任以來,李鳴鐘帶領分局全體情指工作人員,認真落實“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按照“科技+腳板”的工作模式,全面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5次參加鄭州市公安局“紅藍對抗”實戰拉動,有效提升了接處警隊伍的實戰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在鄭州市每年工作評比中均名列第一,為平安東區建設和安全穩定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他在情報指揮中心兩年多時間里,與一線單位協同作戰,通過指揮調度共破獲現行案件230余起,抓獲各類嫌疑人485人,其中逃犯21人、現行226人。及時勸阻危急警情200余人次,險重警情800余起。全年共編發《每日警情摘報》730期、《每周警情摘報》253期,分析視頻調度材料共260余次,及時為領導合理部署警力、問題決策提供了科學參考,為基層一線精準打擊提供準確依據。
要問他為啥這么賣力?他說:“干工作就要對得起這身警服,對得起百姓 ”樸實的話語,崇高的境界彰顯了公安民警的擔當使命。李鳴鐘把百姓視為親人,把百姓的困難視為自己的困難,心中裝的是人民的安危,想的是群眾的冷暖,他用人民警察的大愛,唱出了一曲感人的警民雨水情深之歌。
2019年12月14日晚11時許,鄭東新區公安分局情指中心的值班電話急促響起,正在值班的李鳴鐘接起電話,電話里傳來一名男子哭泣的聲音,無論李鳴鐘怎么開導勸說,電話那端始終不語,而后電話被掛斷。
出于崗位職業的敏感,李鳴鐘立即回撥過去,無人接聽,繼續撥打……電話終于接通。經過30多分鐘的耐心溝通,終于知道對方是因感情問題想不開,欲跳樓自殺。人命關天,責任重大,李鳴鐘一邊細心勸導、想辦法緩解穩定對方情緒,一邊通過圖位判定對方大致位置,經過民警1個多小時的逐樓層查找,最終在消防隊員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將該男子在一酒店11層的平臺上成功勸解救下。
【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奉獻者】
為了工作他舍小家顧大家,勤勤懇懇無私奉獻。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因抗擊新冠疫情返崗,李鳴鐘帶領全體指揮人員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和決心書,并成立戰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隊,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30多天堅守在指揮調度、應急值守和指令核查的第一線,認真落實每一起涉疫警情。
情報指揮中心作為基層公安機關的指揮調度中樞機構,要時刻保持最高標準戰備狀態。李鳴鐘常年加班加點和作息不規律,兩鬢已微露白發,年齡看上去要比同齡人略大。他家中有兩個孩子且年齡較小,妻子工作在外地,夫妻兩地分居孩子經常無人照看,為了全心投入工作,李鳴鐘主動將孩子送回老家請年邁的父母照看,他以舍家忘我、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確保各項工作落實。
在一些重大節點時期,李鳴鐘經常連續在單位值守,最長一次79天吃住在單位,在做好日常接派警任務的同時,并保障視頻調度會會務保障和信息收集整理上報,有效保障了指揮調度安保工作不出現任何紕漏。
任重道遠奉丹心,平凡事跡顯風流。這就是李鳴鐘,他樸實而又閃光,平凡而又優秀。(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