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康復醫學會根據《中國科協 科技部關于開展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中國科協統一部署,充分展示康復工作者的風采,增強廣大康復工作者的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鄭州大學五附院作為“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示范基地”,積極響應號召,于近日在醫院直屬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了“康復之路,用心呵護”科普講座及義診活動。


肌肉骨骼疼痛康復科副主任梁廷營根據福華街社區近年的就診情況及患病率調查,了解到社區居民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患病率較高,他建議從康復訓練的角度需行有氧訓練,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血糖。由于老年性便秘高發,梁廷營副主任指導老年居民進行腹部拉伸訓練,改善胃腸道功能;他還指導老年居民進行肌肉力量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平穩及穩定性訓練,改善運動功能,防止摔倒。
義診現場,梁廷營副主任為了同時滿足以上老年居民的康復要求,帶領大家練習“八段錦”,并對動作要領進行細致講解。

劉笑宇主治醫師針對老年人補鈣的疑慮,根據“骨質疏松癥康復指南”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骨質疏松的影像學與骨密度診斷專家共識”等對老年人日常飲食、日照、運動及用藥等進行科普。

▲ 科普講座后,參加義診的專家結合居民自身情況,給予個體化康復建議

▲ 活動結束后,記者對梁廷營副主任進行采訪
康復不僅有相當大的市場發展規模與前景,政府與社會的關注也加速推動康復醫療行業從幕后走向前臺,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將預防和康復相結合,從而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此外,《綱要》還表達了對殘疾人健康的關注,指出要通過“精準康復”策略,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康復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康復的道路,需要我們共同用心去呵護。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推薦防治骨質疏松的生活方式如下:
1.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 g/kg體質量,并每天攝入牛奶300ml或相當量奶制品
2.充足日照:建議11點至15點間,盡可能多的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15-30分鐘,每周2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盡量不涂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規律運動:建議進行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骨質疏松癥患者開始新的運動訓練前應咨詢臨床醫生,進行相關評估。
4.戒煙限酒。
5.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6.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來源:鄭州大學五附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