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07:20 ,在鄭州大學五附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內,一陣急速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清晨的安靜,值班大夫方偉接到急診科電話后第一時間前往會診,這是一位44歲的高度肥胖患者,體重達300多斤,1小時前突感心前區疼痛,伴心前區壓迫感、胸悶大汗、頭暈惡心,持續不緩解,急查心電圖提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來源:鄭州大學五附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鶴洋
情況萬分危急,手術迫在眉睫,但是患者此時身旁空無一人,術前溝通無法完成,方偉大夫隨即與科室主任楊建鋒取得聯系并商量對策,一邊想方設法通知家屬,另一邊當即決定先給予拜阿司匹林300mg嚼服,替格瑞洛180mg口服,速效救心丸15粒舌下含化,并給予罌粟堿、嗎啡肌肉注射后,患者的癥狀稍有減輕。此時醫務人員也聯系到已是耄耋的患者父親,楊建鋒主任和方偉醫生嘗試著跟老先生進行術前溝通,由于老先生年事已高,溝通并不順利。幸運的是,經過反復溝通后,老先生最終同意手術。
楊建峰主任、黃斌副主任和關李華醫生立刻為患者進行手術,卻沒想到困難才剛剛開始。由于患者過于肥胖,一般人所用藥量對他不起作用,經過深思熟慮后,楊建峰主任決定給他用常人一倍的藥量以便達到效果。可是,藥用上后另一個問題又出來了,高度肥胖使得患者心臟結構轉位,導管不好到達病灶部位,肥胖同時還影響造影顯影效果;再加上患者術中煩躁不配合,肥胖導致的呼吸暫停等每一個細節都在挑戰著每一位在場醫護人員的敏感神經,好在經過楊建峰主任、黃斌主任和關李華大夫齊心協力的配合下,成功放入一枚支架,手術成功結束。


由于術后患者出現了嗜睡、間斷呼吸暫停等癥狀,經過會診后轉至RICU繼續治療。一天后患者的病情終于穩定,于6月2日一早轉回至心血管內科一病區普通病房,王慧平護士長早早安排好搶救床等待著患者,并和楊建峰主任等一起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查房,對他接下來的治療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當天值班護士張博、付偉娜也第一時間給病人建立靜脈通路,繼續相關治療,責任護士楊向青也及時為病人進行了日常的健康宣教,如患者肥胖注意改變體位時動作緩慢預防跌倒墜床等。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并于6月11日順利出院。
大家都知道,冬天氣溫低,造成血管收縮,容易發生心肌梗死。然而,炎熱的夏季也是冠心病發作的高峰期。每到夏季高溫時節,因為飲食、睡眠習慣的變化等誘因,心梗患者會比春秋季有所增加,有數據顯示,夏季心梗患者數量會比春秋季增加10%到20%。那么,夏季如何預防心梗呢?
楊建峰主任和王慧平護士長提醒大家:
1.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緊張激動勞累等不良因素;
2.多喝白開水,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導致的血容量不足,降低血液黏稠度;
3.飲食清淡,提倡“四低一高”(低熱量、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維生素),避免攝入肥膩、辛辣的食物,少吃冷飲,越感覺熱越不宜吃涼東西;
4.合理使用空調,避免環境溫度的驟變;
5.按時服用藥物控制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致病因素;
6.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胸悶等癥狀且不緩解,一定要盡快就診,不要誤以為是中暑等耽誤病情和救治。
急性心梗是可防、可救治的疾病,但救治的關鍵就是時間!一定要盡可能爭分奪秒、快速開通血管。一方面要盡快就診和確切診斷,另一方面要盡快實現再灌注治療。心梗的再灌注治療中,直接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心梗的救治效率,挽救心肌,挽救生命,減少未來并發癥的發生。
烈日炎炎,愿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關注健康,鄭州大學五附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陪您安然度夏。
科室介紹
心血管內科是醫院重點臨床科室,多年來科室的醫、教、研工作在河南省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曾獲“鄭州鐵路局科技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共有醫護人員25名,高級職稱7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中級職稱8名,其中主治醫師2人,主管護師6人。科室在心血管內科疾病常規診療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型術、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射頻消融術、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等國內外各項先進技術。近年來,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先后在國內外醫學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全體醫務人員將以熱情的服務,精湛的技術,嚴謹的態度,合理的收費,視患者為親人、朋友, 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來源:鄭州大學五附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