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亞猛 通訊員 李洪遠
近期豫北強降雨中,鶴壁浚縣受災嚴重,特別是28號早上漲水后,縣城古城門被衛河大水圍困,全縣58.8萬人受災。8月2日,洪水逐漸消退,不少救援隊員仍堅守在一線,他們從鄭州到新鄉,在到鶴壁,連續救援十多天。
面對罕見暴雨,群眾迅速開展自救,社會各界也第一時間提供種種救援,救援隊奔赴災區展開救援,編織出一條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希望之翼。在他們中間大多數也是老百姓,面對災情他們第一時間沖向救援第一線,他們行為感染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救援現場,深圳的救險隊員李藝說:“洪水不退,我們不走”!聽到河南受災的消息,他第一時間驅車千里來到河南,從鄭州到新鄉,再到衛輝和浚縣,他一直都在一線,他點對點的義務救援和幫助受災點,出錢出物出力,至今還在浚縣防洪搶險第一線堅守著。
身患癌癥的鄭州市民李潔,目前還在化療期。自“7.20”洪災以來,她聯系、協調各方資源,為災區捐款和指揮運送物資,并親自到防洪搶險一線,并肩作戰,她連續48個小時只休息3個小時,一直在為防洪搶險一線供應物資奔波勞碌,8月1日一大早做完核酸檢測報告,當天就驅車前往浚縣防洪搶險一線進行協調援助。 圖為:李潔協調的救援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災區。
來自湖南岳陽的彭高,聽聞河南受災,自己一人乘坐高鐵來到河南。他從小在洞庭湖長大,懂得防洪搶險經驗和救人知識。他一個人默默地在衛輝 參加完搶險后,又只身一人來到浚縣姬莊村參加防洪搶險,利用自己的經驗巡查大堤,發現大堤滲水險情,及時報告村支書,并制定方案協助搶險,確保了大堤安全。
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愿意團結互助,愿意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他們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每個人都是英雄。這次大救援中,無數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平凡之軀,不平凡的行動,印證了中華兒女在災難面前的大愛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