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申請時間從原來的一周縮短到24小時,太方便了。”日前,南陽市鎮平縣時通實業有限公司辦事人員通過網上辦理技改項目,他說“我們再也不用跑了,手機一點就能提交資料,還能隨時查看項目辦理進度,省心多了”。
鎮平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依托“互聯網+”,實施電子化交易,推動交易項目立項申請、場地預約、招標公告(文件)發布、招標文件下載、保證金繳納、投標、開標、評標、中標公示、合同上傳、資料歸檔等全部實現線上辦理,既方便了市場主體減少了交易成本,也實現了數據“多跑腿”、群眾“零跑腿”目標,做到“線下無交易、網上全公開”,得到交易市場主體的一致好評。同時,探索建立了投標保證金自動退還系統,實現符合退還條件的保證金原路自動退還,保證金退還時間由原來的平均三個工作日縮短為即時退還,切實減輕了投標企業的資金流轉壓力。
今年以來,鎮平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惠企惠民、提升工作質效的抓手和載體,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誠透明、高效”的服務原則和“交易電子化、運行規范化、服務標準化、操作智能化”的工作目標,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交易服務流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全力打造辦事環節最簡、辦結時間最短、服務效率最高、跑路次數最少的服務平臺,推動全縣招投標業務高質量發展。
縮短辦理時間,簡化服務流程。針對原有受理流程進行梳理,科學研判,項目入場申請資料由原來的7項壓減至3項,凡是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認定具備招標條件的項目可直接入場交易,縮短辦理時限。明確工作標準和辦結時限,實現了項目各環節無縫銜接有章可循、進場交易“一站式辦結”。同時,在招投標場所和網站上公開負責受理招投標投訴各行政監督部門名稱、聯系方式及受理投訴渠道等信息,及時收集、處理各類投訴,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載體,堅持便民利企工作導向,強化“項目為王”理念,落實“13710”工作制度,聚焦重點項目、應急項目、鄉村振興等交易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受理機制”,在項目受理、公告發布、場地安排、評標專家抽取等方面優先辦理,快速推進項目早落地、早施工。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施尚景 首席編輯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