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PPP模式運用出新政——將積極推行PPP項目資產證券化,鼓勵PPP項目投資主體運用金融創新形式對接資本市場。
記者10月11日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證監局近日聯合出臺了《關于支持開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省市縣分類穩妥推行PPP項目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開展資產證券化,對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加快社會投資者的資金回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省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目前全省PPP項目庫入庫項目已達1099個,總投資13446億元,涉及市政工程、交通運輸、農業、養老等19個領域;已有222個項目落地實施,總投資3699億元,PPP項目數量、投資金額實現高位增長。但是,由于PPP項目投資規模大、回收期長等特點,導致部分PPP項目出現融資難、融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特別是一些投資PPP項目的民營企業,對資本市場不熟悉,在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面臨發展瓶頸。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一問題,在貫徹落實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出臺政策精神的基礎上,我省新政策不僅明確了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主體、基礎資產類型、期限階段,方便不同發行主體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開展融資,還明確了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推薦條件和申請程序。
“對于運作規范、市場化程度較高、現金流穩定的PPP項目,省財政廳將會同行業主管部門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出具推薦意見,支持項目享受資產證券化綠色通道政策,簡化審核程序,加快融資進度。”這位負責人說。
為鼓勵PPP項目對接資本市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通知》進一步提出了具體支持措施。包括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開設PPP項目專板,有序引導各類PPP項目公司掛牌交易;對于PPP項目公司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申請掛牌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省財政按照每家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于PPP項目公司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實現融資的,省財政按照不超過融資額的0.1%對項目公司進行獎勵。鼓勵PPP項目發行專項債券、項目收益債券、項目收益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省財政將按照融資金額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或補助;鼓勵和支持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積極參與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多元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