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在15日舉辦的“自然資本核算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主題論壇上,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就乳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議題進行了發言。
李鵬程表示,作為中國乳制品的龍頭企業,蒙牛勇于擔當、率先作為,積極開展生態保育養護、全鏈條降低生物多樣性威脅、促進生物多樣性共識等措施,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生態與產業的協同發展。
責任擔當 打造保護生物多樣性“蒙牛模式”
乳制品行業是與自然生態息息相關的行業,實現乳品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已成為每個乳企可持續經營的重要目標。蒙牛集團早在2019年就將“可持續發展”升級為集團戰略,將可持續發展融入蒙牛基因,并把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議題,以“予自然 共綻放”為遠景,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各項工作。
李鵬程表示,蒙牛擁有從牧場到餐桌的超長產業鏈,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至關重要。作為行業龍頭,蒙牛已經做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八大承諾”,不僅要為消費者提供營養產品,還要打造更高生態價值的產品,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了解,在COP15大會期間,蒙牛發布了首份《生物多樣性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蒙牛對標聯合國2021年發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愿景”、“三大路徑”、“五項行動”和 “八大承諾”,形成“1-3-5-8”戰略體系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全力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蒙牛模式”。
落地見效 “五項行動”穩步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李鵬程表示,為切實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蒙牛正在推進實施奶源地生態保育養護、踐行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推進全產業鏈邁向碳中和、開展可持續的種植與養殖、促進利益相關方達成生物多樣性共識“五項行動”,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已取得明顯的成效。
在上游奶源地,蒙牛加強奶源地的生態保護,堅持實施奶源地的生態保育養護。2009年起,蒙牛旗下牧業公司對烏蘭布和沙漠進行大規模生態治理,12年累計投入75億元,種植9700萬株各類樹木,綠化沙漠200平方公里,將千年荒漠變為有機凈土和奶源圣地。該方案作也為優秀案例,入選了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的《企業碳中和路徑圖》。
在生產、包裝和儲運環節,蒙牛始終堅持綠色生產,工廠嚴格治理工業三廢,并應用綠色包材和數字化儲運等手段,全面降低產業鏈過程中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功能和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 在物流端,蒙牛已全面采用環保循環箱取代傳統紙箱,全面應用消費后再生塑料(PCR)作為外包裝薄膜,減少塑料泄露,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300噸。
此外,蒙牛還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面向牧場、工廠全面開展碳排查、碳減排和碳補償等工作,積極探索全產業鏈的碳中和路徑。蒙牛還作出鄭重承諾,將“率行業之先實現碳中和”,并將于2022年公布碳中和目標、路徑和方案。
凝心聚力 “八大承諾”匯聚全社會力量
蒙牛在《報告》中提出了“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促進農牧業生產力提升”、“攜手利益相關方強化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等8項承諾,并希望通過莊重的承諾和切實的行動,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李鵬程表示,多年來,蒙牛攜手員工、合作伙伴、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開展各類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項目,致力于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14日,蒙牛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啟動“藍色星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活動,該活動通過打造4個生態教育基地,進一步提升公眾生態文明意識和環境科學素養,以帶動全社會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未來,蒙牛將攜手合作伙伴和廣大消費者,打造更高水平的綠色產業鏈、責任供應鏈,推動“負責任的消費”成為全社會共識。將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國內外專業組織、相關機構保持密切合作,推進“乳業凈零之路”的落地實施。此外,蒙牛還將在“全球乳業共同體”基礎上,構建“全球乳業生態共同體”,攜手共同探索生態保護與乳業發展的雙贏之道。
稿件來源:蒙牛乳業
審核:劉鶴洋
編輯:李佳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