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田先生,平日里沒啥不舒服的,1個月前卻突然出現頭暈乏力,還拉出了黑色大便,在當地醫院檢查后發現胃部存在巨大潰瘍,病理活檢提示是胃部粘膜內癌。因為當地醫院沒有辦法進行腹腔鏡下的手術治療,于是驚魂未定的田先生便慕名前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尋求幫助。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三科牛志鵬主任接診后,首先查看了病人的檢查報告,考慮田先生是潰瘍治療后胃鏡下病理檢查,不能完整顯示腫瘤的侵犯深度,入住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后又進行了超聲胃鏡的檢查。發現田先生胃體上部至賁門下部的后壁粘膜有充血糜爛和潰瘍的情況,胃壁全層都有病灶,考慮可能是進展期胃癌,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有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胃鏡顯示:胃體小彎側出現潰瘍和糜爛的情況)
(超聲內鏡顯示:胃部病灶腫瘤侵犯全層)
按理說應該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但是田先生這個身體又有點特殊,由于平時喜煙喜酒,導致田先生心臟受損、心肌受損、查肌鈣蛋白升高。冠脈造影檢查提示:冠脈血管有鈣化、狹窄的情況,其中右支中段的冠脈血管已經完全閉塞,左支及回旋支遠端血管狹窄已經超過75%,這種檢查結果意味著田先生如果貿然進行手術治療,會存在急性心梗發作、猝死的風險,但如果不進行手術治療,那么田先生就會存在腫瘤進一步轉移,從而失去手術機會的可能。牛主任把這個情況告知家屬后,家屬再三思考還是決定要做手術。
術前經過充分準備。牛志鵬主任根據田先生的病情邀請心內科、消化內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共同會診討論,為患者制定出了最優的治療方案。決定對田先生進行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通過檢查確認腫瘤局限于胃壁內,未發現淋巴結轉移的情況,牛主任考慮如果是全胃切除后,田先生術后生活質量會下降,會出現明顯的反流情況,將給患者今后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經過反復的會診、討論后牛主任決定選擇難度大的雙通道吻合術,降低反流的發生。但這種手術方式需要保留患者部分的胃組織,一旦操作不慎,將會極大增加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機率,對醫生的技術操作要求很高。
田先生在11月18日在全麻下進行手術。首先徹底切除包括腫瘤在內的近端大部分胃組織,并按照標準清掃相應淋巴結,確定保留胃的切緣沒有腫瘤細胞。離斷空腸上段,將遠端空腸依次與食管、遠端殘胃,近端空腸依次進行吻合,吻合后食物除了通過食管空腸吻合口直接進入小腸外,另一部分能夠進入胃內,通過十二指腸進入小腸,保留了正常的消化順序。最終在牛志鵬主任團隊的操作下,及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圓滿完成手術治療,術中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麻醉清醒順利,術后復查田先生的心臟指標未見明顯異常。目前,田先生正在普通病房接受康復治療。
那為什么要對田先生采取雙通道吻合術的治療呢?牛志鵬主任告訴我們:雙通道吻合比全胃切除要更適合于患者。1、達到了腫瘤的根治效果;2、保留了食物的十二指腸路徑,有利于減少術后膽囊結石,膽囊炎的患病風險,當發生胃、十二指腸、膽道疾患時,能夠通過內鏡進行檢查、治療;3、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減少貧血及維生素吸收障礙的發生概率;4、能夠有效預防食管反流的發生。不過此種吻合方式對手術醫生的技術操作要求很高,否則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嚴重的胃出血和其他并發問題。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三科系原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普外科,科室在牛志鵬主任的帶領下,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科室已經完成了多例全腹腔鏡下近端胃癌根治+雙通道吻合術,不但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同時為患者避免了一系列的并發癥。科室制定了以微創、血管、小兒外科為主的發展方向,現已經開展腹腔鏡下小兒疝修補、小兒腸套疊的空氣灌腸復位,腹腔鏡下肝、膽系統良、惡性腫瘤切除,腹腔鏡下脾臟切除,全腹腔鏡下胃、結腸惡性腫瘤根治術,甲狀腺良、惡性疾病的微創治療,下肢靜脈疾病微創治療,及下肢動脈血管閉塞雜交手術治療,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尹國鋒 方翔)
來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