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過1”IPO審核趨嚴新發審委過會率不足六成2017年11月7日,今天上會的6家擬在滬市主板IPO的公司中,有5家被否決,僅春秋電子1家獲得通過。至此,第十七屆發審委履職以來,36家公司上會審核,通過率僅為56%。相比之下,今年前9個月,首發上會企業總數為405家,過會企業328家,過會率高達81%。據證監會消息,2017年11月7日召開2017年第35次和第36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分別審核成都尼畢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玻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春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6家公司的首發申請。10月31日,發審會審核6家公司IPO申請,3家被否,1家暫緩表決,僅2家過會,通過率之低為歷年之最。今年以來,監管層在堅持新股常態化的同時,繼續嚴把審核質量關,嚴厲打擊利潤操縱、欺詐發行、包裝上市、虛假披露等行為。此前9月1日,證監會通報了上半年開展的IPO企業現場檢查情況。此次現場檢查,共涉及35家企業。證監會通過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未嚴格執行會計政策、部分業務會計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招股說明書部分信息披露口徑前后不一致、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現金使用不規范、會計憑證編制不規范、在建工程轉固不及時等問題。點評:“近期新股發行審核的通過率有所降低,盡管監管部門沒有對發行標準作出明確的調整,但新一屆發審委在實際審核中可能執行得更嚴格。”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從規范資本市場角度考慮,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正在成為監管部門更為關注的目標和投資者更重視的期待,加強對新發行公司的質量把關符合這一目標和期待。從資本市場融資的實際情況考慮,不允許個別企業弄虛作假、以次充好,浪費寶貴的發行資源。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在研報中指出,自創業板和主板發審委合并的“大發審委”成立以來,兩周時間,通過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審核趨嚴的結果,而來自新三板的企業IPO通過率甚至要低于IPO企業平均水平。證監會此前集中公布35家終止審查及18家未通過發審會的IPO企業情況時強調,今后將繼續定期公布終止審查和未通過發審會的IPO企業名單及審核中關注的主要問題,持續提高發行監管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貫徹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提高首發企業申報質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維護經濟金融安全,為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提供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