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刊發在《英國癌癥雜志(BJC)》上的一項長達30年的隨訪發現,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和進展為糖尿病,都會增加癌癥風險。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糖和高胰島素血癥與癌癥有明確關聯。分析發現,與正常人相比,糖耐量受損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癥風險分別增加77%和2.34倍。一旦糖耐量受損進展為糖尿病,患癌癥的風險就會加倍。
研究還表明,在血糖波動大的人群中,血糖水平的升高與癌癥的發生顯著相關,但在血糖波動小的人群中沒有發現這種關聯。這也提示,糖友更應該注意控制好血糖。

上海瑞金醫院寧光院士在2019年5月的一項研究數據提示:2型糖尿病與男性11種癌癥和女性13種癌癥的風險升高有關。
↓↓↓↓↓
在男性患者中,前列腺癌的風險最高。此外,糖尿病也與白血病、皮膚癌、甲狀腺癌、淋巴瘤、腎癌、肝癌、胰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的高風險有關。
對女性患者來說,患鼻咽癌的風險最高。此外,糖尿病也與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肺癌、胰腺癌、淋巴瘤、子宮癌、結直腸癌、白血病、乳腺癌、宮頸癌和胃癌的高風險有關。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劉鶯說,糖尿病與癌癥發病風險的關聯可能是基因遺傳、環境因素等多因素引發,導致患者身體內部代謝紊亂,包括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引發腫瘤發生。

這些癌種的篩查和預防
前列腺癌
● 篩查建議:
1. 40歲以上男性每2年進行1次血清PSA檢測;
2. 對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盡早開展基于血清PSA檢測的篩查。
● 預防建議:
1. 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2. 減少高動物脂肪的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3. 避免過于辛辣的食物;
4. 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動;
5. 適度體育運動。
甲狀腺癌
● 篩查建議:
1. 一般人群:20~29歲每2~3年1次,30歲以后每年1次。頸部超聲檢查:30歲后每年1次(包括甲狀腺、頸部、鎖骨上);
2. 甲狀腺癌高危人群:頸部超聲(包括甲狀腺、頸部、鎖骨上)檢查,每年一次;
3.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結束時,建議分別進行一次頸部超聲檢查。
● 預防建議:
1. 避免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和放射性塵埃接觸史;
2. 健康生活,合理飲食,增加運動;
3. 合理疏導情緒不良。
淋巴瘤
● 篩查建議:
1. 一般人群:臨床體檢,每2~3年1次;
2. 高危人群:臨床體檢,每年1次。
淋巴瘤臨床體檢項目包括:
①外科體檢:淺表淋巴結和肝臟脾臟觸診;
②B超檢查:淺表淋巴結、肝臟脾臟和腹腔淋巴結;
③血常規。
● 預防建議:
1. 避免放射線照射和放射性塵埃接觸;
2. 健康生活,加強運動等體育鍛煉;
3. 積極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癥;
4. 合理疏導情緒不良。
肝癌
● 篩查建議:
1. 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
2. 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每6個月篩查一次。
● 預防建議:
1. 接種乙肝疫苗;
2. 慢性肝炎患者盡早接受抗病毒治療;
3. 戒酒或減少飲酒;
4. 清淡飲食,減少油膩食物攝入;
5. 避免發霉食物的攝入。
胰腺癌
● 篩查建議:
1. CA19-9等腫瘤標志物的血檢結果結合腹部CT、MRI進行篩查,B超也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2. 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變者,每年一次CT或MRI檢查。
● 預防建議:
1. 戒煙、控酒;
2. 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
3. 多食禽類、魚蝦類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蘿卜、西蘭花等;
4. 提倡戶外有氧活動;
5. 為防止良性病變惡化,有胰管結石、導管內粘液乳頭狀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變患者應及時就醫。
肺癌
● 篩查建議:
1. 對于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
2.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征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發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低劑量螺旋CT復查。
● 預防建議:
1. 不吸煙或戒煙;
2. 對于有職業暴露危險的應做好防護措施;
3. 注意避免室內空氣污染,比如被動吸煙、明火燃煤取曖、接觸油煙等;
4. 大氣嚴重污染時,避免外出和鍛煉;
5. 有呼吸系統疾病者要及時規范地進行治療。
腸癌
● 篩查建議:
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腸癌篩查。
● 預防建議:
1. 堅持體育鍛煉,避免肥胖;
2. 增加粗纖維、新鮮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少吃深加工過的肉制品,如熏肉、火腿、香腸等;
3. 戒煙,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胃癌
● 篩查建議:
40歲以上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化生、胃息肉、殘胃、胃巨大皺褶征、慢性胃潰瘍和胃上皮異型增生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作胃鏡檢查。
● 預防建議:
1. 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不暴飲暴食;
2.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3. 減少食用生冷、辛辣、過熱、過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鹽食物;
4. 戒煙;
5.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 放松心情,合理減壓。
食管癌
● 篩查建議:
高危人群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一次;
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 預防建議:
1. 不吸煙或戒煙;
2. 少量飲酒或不飲酒;
3. 合理飲食,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
4. 增強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乳腺癌
● 篩查建議:
女性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
20-39歲女性,定期進行彩超檢查;
40歲以上女性,每1-2年進行彩超和鉬靶聯合檢查。
● 預防建議:
1. 遠離煙酒,合理營養;
2. 保持健康體重,堅持鍛煉;
3. 適時生育,母乳喂養;
4. 參加乳腺篩查,定期體檢。
宮頸癌
● 篩查建議:
1. 凡是年齡超過21歲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應該接受定期宮頸癌篩查;
2. 21-29歲女性,每1-3年接受一次TCT(液基細胞學)檢查;
3. 30-65歲女性,每1-3年接受一次TCT檢查或每3-5年接受一次TCT+HPV聯合檢查;
4. 若檢查發現:TCT陰性,HPV16、18陽性建議直接轉診陰道鏡,其他HPV型別陽性,建議1年后再次接受一次TCT+HPV聯合檢查;
5. 接種了HPV疫苗者,仍然需要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
6. 年齡超過65歲,既往宮頸癌篩查指標正常的女性,可以停止這項防癌檢查。這是因為HPV疫苗只是阻止了HPV病毒的感染,而無法遏制已經發生病變的細胞進一步癌變的可能。7. 對于適齡女性來說,接種HPV疫苗與定期參加宮頸癌篩查,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預防建議
1. 接種HPV疫苗;
2. 不吸煙或戒煙;
3. 安全與健康性行為;
4. 及時治療生殖道感染疾病;
5. 增強體質。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陳貝貝說,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治療,并定期進行癌癥特異性篩查和預防。當然,除了糖尿病患者,普通人群也需要掌握這些健康知識。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審核:劉鶴洋
責編: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