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紅燈、揚塵,這些渣土車問題常被市民詬病。不過近幾個月來,細心的市民發現,渣土車“多拉快跑”的現象少了,渣土車也逐漸正規起來。
這背后離不開渣土車的治理工作。今年7月11日,鄭州成立渣土車聯合執法工作領導小組,探索出的城管委、交警部門、交運委三方聯合執法的路子有效解決了渣土車治理的難點。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也跟隨執法隊員,了解聯合執法如何成為治理渣土車的利器。
【現場】
記者蹲點體驗聯合執法
聯合執法小組成立4個多月,收效怎樣?查處方式怎么改變?近日,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體驗。
12月1日晚8點多,河南商報記者跟隨市城管委執法人員,在西三環淮河路口附近與交警、交運委的執法人員會合。現場,交警攔停了一輛黑出租,雖然駕駛證、行駛證齊全,但涉嫌非法營運,隨即由交運委執法人員處理。
“類似這種情況,聯合執法很常見,不僅對渣土車,對其他執法范圍內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現了,可以馬上聯系負責該領域的執法部門。”鄭州市城管委渣土車執法大隊韓偉旗說。
【治理渣土車】
聯合執法“過篦子”般檢查
之前,抱有僥幸心理的渣土車司機通過跟車者反饋的信息,在沒有執法人員的區域違法運輸。對渣土車聯合執法后,通過市民舉報,利用三方結合,追蹤處罰了多輛違法渣土車。
渣土車闖紅燈、無證駕駛,這些不在城管執法范圍;渣土車無“雙向登記卡”,也不是交警執法范圍。聯合執法后,之前治理渣土車的難點迎刃而解。
市城管委固廢處處長趙杰介紹,雖然三家單位執法范圍不同,但聯合執法猶如“一家人”,對于違法違規的渣土車,像“過篦子”般檢查,不放過一輛違法渣土車,也不放過一次違法行為。
【填表】
三家單位給意見 防說情
12月2日,河南商報記者在聯合執法辦公室看到,交警部門、城管委、交運委三家單位的工作人員都在現場,對夜晚查處的違法行為進行進一步處理。
在處理結束前,有一張“鄭州市渣土車聯合執法會簽表”必須要填,這張表除了要填寫違法渣土車的相關信息外,還有城管委、交運委、交警部門的處理情況及意見。
鄭州市渣土車聯合執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周星華介紹,在聯合執法會簽表上,三家單位的處理意見都要有,如果處理沒有涉及某個單位,也要經核準后簽字,“這樣做可防止處罰時說情,也能實現各單位互相監督,最重要的是對違法行為和違法者起到震懾作用。”
【處罰】
頂格處罰
讓違法成本提高
渣土車違法上路,無非就是“利”字當頭。如果處罰嚴厲,讓其無利可圖,治理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周星華說,根據“鄭州市渣土車治理聯合執法機制實施方案”,所扣車輛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由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和道路運輸管理部門頂格處罰到位。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從7月11日到12月1日,共處罰渣土車違法行為5212起,其中,闖禁行988起,闖紅燈137起,故意遮擋號牌5起,逆行75起,無號牌1起,駕駛證降級8本,拘留5人。
此外,暫扣車輛546輛,已經處理440輛,在扣106輛,其中“黑車”頂格3萬元處罰28輛,密閉不嚴、拋撒遺漏頂格處罰3000元的60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