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無主斷頭路的“自白書”
我,鄭州群辦路(鐵東路-南陽路段),全長只有400米,是條斷頭路。目前,我“服務”于鄭榮集團、華林都市家園、開元小區等單位和居民區,且道路和排水系統均屬沿路單位自建。
隨著沿路居民區成片建成,我“服務”對象越來越多,使得原有道路和排水管道不堪重負,導致排水管道淤積堵塞嚴重。
從2008年起,污水冒溢和雨天積水現象開始頻繁在我身上出現,表面污水臭氣熏天,身體也隨之出現破損,居民抱怨連連。
下雨就得聯系“立刻辦”,還曾自費疏通管道【反映】
不下雨,污水距離井蓋只有20厘米;下了雨,滿街污水橫流,就連居民家的地下室也得跟著遭殃。
華林都市家園小區業主張建強深有體會。他說,從2009年開始,只要下雨,居民都會給市政“立刻辦”打電話,投訴管道堵塞、污水彌漫的問題,不少小區地下室幾乎長年處在浸泡狀態,“廚房和衛生間也經常冒水”。
為此,居民還曾自發湊錢疏通管道,一次花銷6000元左右,卻只能維持兩天。
“群辦路污水管又堵了!”這些年,鄭州市政部門接到類似的反映,不僅是來自居民的,還有小區物業、社區及辦事處和金水區城管局。
金水區城市管理局市政所所長史進說,只要有市民反映,他們都會聯系市政工程管理處配合到現場進行積極處置,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可沒少下功夫。但由于管理權限問題,自建道路設施一直未移交市政部門管養,道路和排水管道原始資料缺失,地下排水設施情況不明,這讓他們很無奈。
“以前這段路是廠區里的一條通道,現在原單位已倒閉,它變成了‘無主’路。”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支部書記賈利慶稱,缺少原始資料,他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邊排查邊了解管道走向,“埋在地下的管道五花八門,有些還是商戶加裝的,管徑很細。”
【矛盾】居民想讓趕緊施工,企業卻“上書”希望暫緩
傾聽民意,也順應了鄭州市生態水系建設雨污水分離的要求。2015年,把群辦路雨污水管網改造列入鄭州市城建計劃,由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負責對其進行改造。
該項目雖小,但施工起來卻有難度。首先,沿街有多個大型社區,一個冷庫及建材市場,大型車輛出入頻繁,車流量大;其次,由于是斷頭路,施工時不能斷行。
最主要的,施工必然會給居民出行帶來暫時不便。賈利慶說,居民贊成想讓盡快修,但從2015年起,就有企業建議改造項目暫緩。因此,方案是改了又改,始終不能兼顧各方需求,不敢貿然施工。
請愿書:
●企業(鄭榮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6月8日,該單位“上書”鄭州市城管局,以“群辦路是公司通往南陽路的唯一通道,施工將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為由建議暫緩群辦路西段道路的施工改造。
●居民(小區業主):2017年6月9日,沿路居民給項目部送去了長達數十頁、幾百戶居民的聯名請愿書,迫切請求盡快組織施工,解決污水亂溢、道路破損的問題。
【結果】9年的問題終解決,居民送錦旗致謝
看到居民的“請愿書”,項目部工作人員不再猶豫,立馬聯系鄭州交警五大隊研究制訂新方案。
最終,今年7月20日該項目正式開工,歷時105天,項目提前完工。昨天上午,轄區居民將一面寫有“市政為民排憂解難,不忘初心情系百姓”字樣的錦旗,送給了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以表感謝。
至此,困擾居民9年的問題得到完美解決。待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后,將移交鄭州市政部門納入正常養護管理,這段無主斷頭路終于有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