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機構借助科技賦能,主動加快產品服務創新和流程優化,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數字化轉型進展加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在支持抗擊疫情、恢復生產生活、服務社會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積極探索流程自動化在保險業務中的應用,通過科技賦能支持公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以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為例,該公司流程自動化工程由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自動業務數據平臺兩部分組成,通過利用機器勞動力代替人工重復工作,實現降本增效。
發揮自動化應用優勢,迎接數字化轉型新機遇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前我國金融業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2022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為推進銀行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做好頂層設計,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以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為指引,以“眾智、敏捷、迭代”為科技創新行動準則,推動流程自動化技術在保險業務應用過程中不斷摸索迭代,經歷了從財務領域探索向一線生產部門推廣的過程,促進科技與公司經營發展深度融合。
財務領域是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RPA技術探索最早的切入點。公司財務經歷省級集中管理后已經把分散在市縣的財務業務集中起來,按照統一的業務流程進行處理。業務量巨大、規則標準統一且工作內容重復率高等特點為RPA技術提供了應用場景和規模優勢。2020年初,公司逐步在財務領域探索RPA技術的引入,從銀行轉賬流程、發票預申請打印、報銷核查、納稅申報等方面均嘗試使用RPA 技術或自動業務數據平臺來替代人工流程,處理效率和效益都有很大提高。
以納稅申報為例,原先依靠人工申報,占用人力較多,有大量的重復性勞動,存在因人為失誤導致延期申報或稅款金額核算不準確的可能性。流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后,實現了納稅申報自動化,將全省系統76家機構的納稅申報工作上收至省分公司集中處理,申報正確率提升至100%。自動完成納稅申報后續賬務處理和納稅報表填報,實現操作一體化,人力節省95%。自動生成納稅數據分析,通過同比變動和橫向比較,對異常信息進行預警,有效防范稅務風險。該項目上線以來,提質增效效果顯著,并榮獲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首屆“小微創新-管理創新獎”。
在財務領域探索應用流程自動化技術成功后,江蘇省分公司全面推動該項技術在全省系統的廣泛應用。截至目前,共落地18個RPA應用場景,累計可節約30余名傳統人工作業人力。RPA技術替代人工7*24小時處理,極大減輕了基層員工的工作負擔,提升了處理效率。
強化數據運用能力,引領數據高效賦能業務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充分認識到數據要素作為金融機構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生產資料,如何管理好、利用好、治理好,是金融行業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如何構建統一數據服務能力,深度挖掘金融數據價值,支撐各級業務團隊進行高效的經營管理,已成為金融業面臨的一個現實挑戰。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探索研發了自動業務數據平臺,對基礎數據進行相應的校驗、計算等處理,提供從數據獲取到圖文合成、展示的自動流程,解決了人工統計效率低和差錯率高、報表口徑不一致和不透明、數據使用碎片化、缺乏數據價值管理體系等痛點,有效降低了以往業務數據每天都需要人工高頻統計、制作和發送的時間成本。目前,自動業務數據平臺已經達到月均千萬的使用量。
加快開發模式革新,深化數字化轉型高效落地
為實現RPA技術的自主可控,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加大研發力度,逐步實現自主開發。自主開發模式增強了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控力,實現了RPA場景的自主研發、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從注重開發轉向保證RPA場景穩定運行,提升RPA場景開發的模塊化和復用度。
RPA技術是AI能力的粘合劑,深度融合OCR、聊天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智能決策等AI技術,能夠進一步優化部門的作業流程,減少低價值重復性工作。前期由于缺乏AI能力支持,很多流程仍然需要人工干預,主要以短流程為主,項目的平均替代率為40%—50%。后期因為全面嵌入AI人工智能技術,逐步以長流程為主,將項目的平均替代率逐步提升至80%—100%。RPA+AI所形成的智能自動化能力,推動生產模式與業務流程實現創新升級,進一步提高運營服務效率。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通過不斷加大技術研發與投入,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取得了階段性效果。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全力推進共建共享系統建設,加快推動數據融合融通,探索保險服務價值鏈重塑,尋求數字經濟轉型新的增長點,以更加簡捷、品質、溫暖的服務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來源:中國人壽
編輯:袁立穎
審核:梁燕
發揮自動化應用優勢,迎接數字化轉型新機遇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前我國金融業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2022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為推進銀行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做好頂層設計,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以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為指引,以“眾智、敏捷、迭代”為科技創新行動準則,推動流程自動化技術在保險業務應用過程中不斷摸索迭代,經歷了從財務領域探索向一線生產部門推廣的過程,促進科技與公司經營發展深度融合。
財務領域是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RPA技術探索最早的切入點。公司財務經歷省級集中管理后已經把分散在市縣的財務業務集中起來,按照統一的業務流程進行處理。業務量巨大、規則標準統一且工作內容重復率高等特點為RPA技術提供了應用場景和規模優勢。2020年初,公司逐步在財務領域探索RPA技術的引入,從銀行轉賬流程、發票預申請打印、報銷核查、納稅申報等方面均嘗試使用RPA 技術或自動業務數據平臺來替代人工流程,處理效率和效益都有很大提高。
以納稅申報為例,原先依靠人工申報,占用人力較多,有大量的重復性勞動,存在因人為失誤導致延期申報或稅款金額核算不準確的可能性。流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后,實現了納稅申報自動化,將全省系統76家機構的納稅申報工作上收至省分公司集中處理,申報正確率提升至100%。自動完成納稅申報后續賬務處理和納稅報表填報,實現操作一體化,人力節省95%。自動生成納稅數據分析,通過同比變動和橫向比較,對異常信息進行預警,有效防范稅務風險。該項目上線以來,提質增效效果顯著,并榮獲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首屆“小微創新-管理創新獎”。
在財務領域探索應用流程自動化技術成功后,江蘇省分公司全面推動該項技術在全省系統的廣泛應用。截至目前,共落地18個RPA應用場景,累計可節約30余名傳統人工作業人力。RPA技術替代人工7*24小時處理,極大減輕了基層員工的工作負擔,提升了處理效率。
強化數據運用能力,引領數據高效賦能業務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充分認識到數據要素作為金融機構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生產資料,如何管理好、利用好、治理好,是金融行業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如何構建統一數據服務能力,深度挖掘金融數據價值,支撐各級業務團隊進行高效的經營管理,已成為金融業面臨的一個現實挑戰。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探索研發了自動業務數據平臺,對基礎數據進行相應的校驗、計算等處理,提供從數據獲取到圖文合成、展示的自動流程,解決了人工統計效率低和差錯率高、報表口徑不一致和不透明、數據使用碎片化、缺乏數據價值管理體系等痛點,有效降低了以往業務數據每天都需要人工高頻統計、制作和發送的時間成本。目前,自動業務數據平臺已經達到月均千萬的使用量。
加快開發模式革新,深化數字化轉型高效落地
為實現RPA技術的自主可控,中國人壽壽險江蘇省分公司加大研發力度,逐步實現自主開發。自主開發模式增強了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控力,實現了RPA場景的自主研發、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從注重開發轉向保證RPA場景穩定運行,提升RPA場景開發的模塊化和復用度。
RPA技術是AI能力的粘合劑,深度融合OCR、聊天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智能決策等AI技術,能夠進一步優化部門的作業流程,減少低價值重復性工作。前期由于缺乏AI能力支持,很多流程仍然需要人工干預,主要以短流程為主,項目的平均替代率為40%—50%。后期因為全面嵌入AI人工智能技術,逐步以長流程為主,將項目的平均替代率逐步提升至80%—100%。RPA+AI所形成的智能自動化能力,推動生產模式與業務流程實現創新升級,進一步提高運營服務效率。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通過不斷加大技術研發與投入,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取得了階段性效果。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全力推進共建共享系統建設,加快推動數據融合融通,探索保險服務價值鏈重塑,尋求數字經濟轉型新的增長點,以更加簡捷、品質、溫暖的服務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來源:中國人壽
編輯:袁立穎
審核: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