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老師在為小記者做剪紙示范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攝 |
河南商報記者 彎文奎
12月17日下午,近百名河南商報小記者走進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探秘剪紙藝術。
除了了解剪紙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外,小記者們還跟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傳承人袁升科學習剪紙,并剪出自己的“藝術品”。
【現場】
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
剪紙是什么?如何剪出好的作品?12月17日,近百名河南商報小記者走進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不僅聽工作人員講解剪紙的藝術,還跟著非遺大師學了一回剪紙。
剛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墻壁上的圖畫便引起了小記者的注意,“這個圖案剪得真好看,跟真的一樣。”不斷有小記者湊上前去摸一下,“這都咋剪的?”帶著疑問,河南商報小記者們走進了剪紙藝術,探尋傳統的精華。
據文化館周老師介紹,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小記者問,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的“?”字是否屬于剪紙,周老師說那也是剪紙的一種。“你們覺得什么是剪紙?”周老師說,其實一張紙能剪出很多東西,她指著墻上的畫介紹,這些是先剪紙后涂上不同的顏色。
看到墻上貼著這么多制作精美的剪紙,小記者們直呼“太美了”!也有小記者對此感到很好奇,趕緊拿出筆和本記錄下來。
【動手】
非遺大師手把手教學
小記者跟著學習剪紙
聽完剪紙的淵源和藝術,看到了不同形式的剪紙作品,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傳承人袁升科的帶領下,百余名商報小記者動手制作自己的“藝術品”。
有人會剪紙嗎?有人會畫畫嗎?袁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剪蝴蝶,因為它是最簡單的一種,不到一分鐘,就剪出一個蝴蝶,引得在座的小記者驚呼。
工作人員準備了紙張和剪刀,小記者們開始大干一場。跟著袁老師的教學,小記者們先對折紙,用筆畫出一個蝴蝶的模型,“先畫嘴,再畫觸角、眼睛、翅膀、肚子,畫完就可以剪了。”
在袁老師的指導下,有的小記者懂得了制作技巧,制作得特別用心。不一會兒的工夫,來自沙口路小學的朱昱鑫便完成了自己的制作,一個嶄新的“蝴蝶”呈現在眼前,引得周圍的小記者很是羨慕。而旁邊其他小記者也不示弱,雖然做得有些慢,但是最終完成了他的剪紙,高興之余,還不忘向周圍的小伙伴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