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白雪瑩
近日,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末,農行掌銀注冊用戶數突破4.4億戶,月活躍用戶數(MAU)達1.7億戶,掌銀月活用戶存量和增量持續保持同業領先,農行掌銀已成為金融同業MAU最大的APP。
取得這樣的成績,農業銀行掌上銀行走了十年。十年間,農行掌銀堅守“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這一初心使命,持續升級“進化”,提升服務水平;堅持扎根田園,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擴展場景,鏈接美好生活。
10年磨一劍,讓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誕生”十年來,農業銀行掌上銀行歷經多次創新迭代,功能愈發完善,服務也越來越精細、便捷,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大名鼎鼎”,農行掌銀順應互聯網金融和數字化浪潮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書寫出一部掌上銀行“進化史”。
自2012年推出手機銀行以來,農業銀行以用戶為中心,在產品覆蓋、智能服務等方面加速迭代;2018年推出新一代智能掌銀,將移動金融作為用戶線上服務的核心觸點。
尤其近年來,為滿足數字時代人們對金融服務線上化、便捷化、智能化的要求,農業銀行加快構建方便快捷的線上銀行,農行掌銀累計更新大小數十個版本,完成上千項功能升級完善,新增收支服務、薪資管家、城市專區等多項創新服務,并針對特定客群推出“大字版”、藏語版、維語版等特色版本,持續提升掌銀的用戶體驗與業務辦理效能。
隨著線上渠道建設的逐步完善,農業銀行立足數字經濟時代用戶場景化、綜合化的金融需求,積極打造融合共享的開放銀行。依托全行統一的開放銀行平臺,農業銀行積極在智慧政務、智慧校園等方面開展多方合作,打造嵌入用戶生產生活的金融場景生態,為用戶提供“無形無感、無處不在”的金融服務。
十余年耕耘,“三農”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作為縣域用戶最多的銀行,早在2007年股改時,農業銀行就明確了其面向“三農”業務定位。今年以來,農業銀行更是把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
經過十余年持續耕耘,農業銀行作為金融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不斷發揮在網點人員、金融科技、產品政策、集團聯動、風險防控等服務鄉村振興方面的獨特優勢,聚焦縣域農村用戶的痛點和難點,強化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讓“三農”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
受疫情影響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為實現“三農”縣域數字化轉型新突破,2021年,農行掌銀進一步拓展使用場景,推進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在農村特色產業、農產品收購等領域的應用。同年6月份,農行掌銀“鄉村版”問世,進一步簡化了操作界面,重新排布了常用功能,重點聚焦貸款、存款、繳費等基礎金融,上線惠農理財、惠農e貸等專屬金融產品。
“鄉村版”的推出,解決了縣域農村用戶不會用、不敢用、操作難等痛點,有效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數字化水平。農業銀行還結合縣域鄉村地區日常高頻使用場景,進一步豐富涉農功能,加大掌銀鄉村版推廣力度,深入開展“掌銀下鄉·興村惠農”專項活動,持續提升線上“三農”金融服務能力。
十年淬煉,農行掌銀實現了流量與價值協同上升,助力農行線上經營全面突圍。
農業銀行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線下網點資源和線上流量資源兩個優勢,以數據為紐帶統籌線上線下兩大經營陣地,進一步推動經營模式的轉型,努力把線上觸客的“廣”與線下觸客的“專”結合起來,塑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發展合力。在為用戶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降本增效提質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