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來了,如何解決充電“最后一公里”問題,避免“充電焦慮癥”的尷尬?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比如充電樁、維修等,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則會成為新能源汽車走向千家萬戶的“絆腳石”。
【猶豫】
想買新能源汽車 又焦慮如何充電
家住西郊的位女士半年前就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尤其是今年12月鄭州單雙號限行后,位女士的這個愿望更強烈了。上周,她到知豆等汽車4S店體驗并了解了續航里程、蓄電量、購車補貼等問題后,決定入手一輛知豆D2。
可是和家人一商量,家人極力反對,原因是“充電去哪兒充”?雖然4S店的工作人員一再告訴她,距離她家約一公里處有一個充電站,快充慢充都可以,可是位女士還是改變了“下單”決定。
“我問了幾位買過新能源汽車的朋友,都說患了‘充電焦慮癥’。”位女士告訴記者,朋友告訴她,鄭州的充電樁數量太少,分布不均,開車上路總擔心電量不夠。位女士說,她后來去綠城廣場、高新區管委會等有充電樁的地方看了看,發現有充電樁的車位經常被電動車或燃油車占用。“車位都搶得不得了,你總不能喊別人挪車,說自己要充電吧。”位女士說。
家住高新區的呂先生,在今年1月份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他告訴記者,自己最頭疼的問題也是充電。“除了充電樁少、車位被占用等原因外,還有充電時長的問題。”呂先生說,自己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只能慢充,一次充電需要五六個小時。
據呂先生說,以前他住在老舊小區,用的是“飛線充電”,后來社區不讓“飛線”了,自己的那輛新能源汽車就處于“半癱瘓”狀態。“為啥小區里不能建充電樁呢?”呂先生說,“要是那樣就方便多了。”
【探訪】
充電樁少且不均 電費高且耗時久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鄭州目前的充電樁較少,主要分布在三環以內的汽車4S店、商圈、公園附近等。
12月14日下午5點,記者在建設路與大學路交叉口附近看到了13個約一米高的充電樁,它們位于路邊停車場內。
記者看到,當時有6個充電樁在使用中,另外4個直流充電樁和3個交流充電樁處于空閑狀態,收費采取分峰計費方式。
據正在充電的車主馬先生說,他是從嵩山路綠城廣場充電站找到這里來的。據他介紹,綠城廣場的6個充電樁車位全部被電動車占用,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根本沒辦法“加塞”。
“充電樁少,有的車主從東區開車到中原區充電。”馬先生說,“可到地方一看不是被燃油車占用就是被電動車占用,干著急沒辦法。”
說起本月充電的經歷,馬先生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就在本月新能源汽車多起來后,自己有次在東區充電,排隊等了近兩個小時。
“目前充電樁是西區多一些,東區少一些,往南幾乎找不到,郊縣更是空白。”他說,充電價格也很高,一次充電需要30多元,去商場充電還要繳納停車費。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市區內配備公共充電樁的企事業單位、小區、商場、公共停車場等都很少,可以說難得一見。據國貿360地下車庫的一位工作人員說,車庫中1000多個停車位,只有兩個新能源充電樁,而且是特斯拉專用,現在也對其他新能源汽車開放。
【釋疑】
建設成本高、安全隱患大
阻礙小區安充電樁
對于新能源汽車使用者來說,更愿意“不被占用、不用排隊、不繳納停車費、隨時充電”,小區私家車位上安裝充電樁成了不少用戶的“新奢望”。
對于私家車位安裝充電樁的問題,記者以市民的身份詢問河南電力優勝南路營業點,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電力部門早就有關于居民申請安裝充電樁的相關文件,且按照規定,居民是可以向電力公司申請建設充電樁的。據介紹,只要該小區用的是一戶一表,小區業主憑借身份證、房產證(不動產證)、購買車庫的相關文件和物業允許建設充電樁的證明(蓋章),就可以到電力網點申請報備,待電力人員檢測符合建設條件等程序后,就可以建設了。而且,表前線路和電表箱均是免費的。
可對于這次詢問,她很驚訝,她說這是一年來她接待的第一個詢問該業務的市民。
另外,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物業對“車位上安裝充電樁”的想法感到新奇。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地產開發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新開發的小區都強制要求預留新能源車充電接口,而已經建成的小區則沒有涉及這一塊。如果在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牽涉電線線路重新鋪設問題和消防安全問題。
“小區的電容量是固定的,若要消防過關,必須新增專用線路,甚至可能擴充小區電容量,而這個費用需要20萬到100多萬元。”他說,“這個費用誰來出呢?”
他還解釋說,有些人想在車位旁自行安裝充電設備,實際上這是違規的。而且,一旦物業對一兩家開了口子,其他家就不能不開,勢必引起矛盾,還有安全隱患。
相關鏈接
“養”一臺新能源車 需要哪些成本?
充滿電需10元左右
在220伏電壓下,6~8個小時可以讓車輛電池從零充滿。一臺續航能力150公里左右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容量在18度左右,以電價為0.56元/度來算,從零到充滿,電費10元左右。
如果使用商用充電樁,刨去電費,商家每度電還會收取幾毛錢的服務費。電池容量決定車輛的續航能力,每款新能源車的電池容量不同,充滿一次電所需電費也不同。
保養一次大概需200元
新能源汽車沒有變速箱、發動機,動力靠的是電池加電機,所以燃油車的一些保養項目也就沒有了。
行駛1萬公里或行駛1年,更換一次齒輪油是最主要的保養項目。新能源汽車的齒輪油所起的作用和燃油車的機油類似,主要是潤滑。加上人工費,保養一次的費用在200元左右。
更換電池大概需2.7萬元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維修方面和燃油車有很大的不同。
據了解,2015年科技部發布《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對質保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對消費者提供動力電池等儲能裝置、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質量保證,其中乘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質保期限。
質保期后,以18度電容量的電池計算,徹底更換一個電池的費用在2.7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