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梁燕
2月18日,由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的“光大大講堂”在鄭州龍湖金融島鄭州光大中心再次開講,英大證券首席專家李大霄以《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為題,作了精彩暢談分享。

李大霄從疫情、氣候、人口、機器人、數字化變革、遠程辦公、共同富裕、反壟斷、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以及ChatGPT等十個方面分析中長期趨勢,提出了2023年十大預言。
2023年中長期十大趨勢
疫情三年,我們經歷了沖擊最大的2020年,度過了最艱難的2022年。在抗疫政策優化后,我們終于邁進了2023年。
2023年將會怎么樣呢?
李大霄從疫情、氣候、人口、機器人、數字化變革、遠程辦公、共同富裕、反壟斷、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以及ChatGPT等十個方面分析中長期趨勢。

在李大霄看來,氣候將會重視起來,在各個國家都會非常重視,同時數字化的變革將會改變世界,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將會成為常態,共同富裕將是我們全社會的追求;反壟斷將會成為一個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都是一個趨勢;全球化有可能會暫時倒退,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將會成為很多國家的共同選擇。
2023年十大預言
在講座現場,李大霄分享了“2023年十大預言”中的核心觀點:
第一大預言:全球疫情趨緩、中國重新開放、俄烏戰爭影響趨緩。因此2023年極端風險可能會趨緩,這些對全球經濟、物價、秩序的好轉帶來可能。
第二大預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美陷入低增長。因為疫情的沖擊,前三年各國釋放大量貨幣,但是經過疫情之后,都走向收縮的階段。這必然伴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下行。
第三大預言:供應鏈將恢復。2023年,在恢復通航通關的前提下,整個供應鏈的恢復步伐大大加快。供應鏈的恢復就會使整個通脹水平回落,這將解決全球最棘手的焦點問題。
第四大預言:美聯儲的鷹派政策見頂回落。政策從緊縮,有可能會轉為緊縮見底,甚至開始轉為寬松。
第五大預言:美元回落。美元指數的回落使得全球匯率,或者是美元的流動發生逆轉。
第六大預言:中國經濟回升。2023年經濟穩定增長成為大概率事件。在主要經濟體,尤其是歐美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對整個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會尤為突出。
第七大預言:中國出口增速回落。這是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挑戰,所以我們必須在內需方面給予加強,內循環方面,可能會作為2023年的主要任務。
第八大預言:2023年采取精準有力的貨幣政策,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將會發力,貨幣政策也會保持相對寬松,他們將對2023年的經濟形成強有力的保障。
第九大預言:中國資產回升,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港股、A股;股大于債;美股價值大于成長,中國資產海外成長與價值都有機會,成長略大于價值,A股價值大于成長
第十大預言:地產企穩,平臺經濟回升,國企重估,主板注冊制的推廣等。
2023年A股市場的機會在哪里?
2022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受到重創,2023年值得期待。在李大霄看來,2023年有一些操作和機會,比如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從大類資產配置吸引力來講,低估藍籌股的優勢顯現,“高估五類”股票的風險大于機會,提高倉位股票的穩健性,降低持倉品種的波動性,債券投資要考慮收益率抬升預期情景的策略。
從行業配置方面,李大霄建議關注銀行、非銀行金融、基建、地產、消費等低估藍籌股,重點關注兩條主線:傳統行業類股票在過度下跌之后估值修復的投資機會、國企改革等;關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前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行業成長型股票徹底回調后的長期投資機會。
談到投資心得,回顧30年A股市場歷史,李大霄認為,在國家需要時投資,意義更大勝算更高。
據悉,光大大講堂是由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的中原地區高端文化品牌活動,光大大講堂自2019年8月18日首次開講,每期邀請國內外頂尖的經濟類、財稅金融類、企業管理類、政策類、軍事類等專家和企業家蒞臨,已先后邀請巴曙松、羅援、龔方雄、夏斌、賈康、金燦榮、尹卓、向松祚、馬光遠等國內頂尖專家學者,旨在把脈中國經濟形勢,解讀財富管理,分享成功經驗,探討資產配置,為促進銀企溝通、行業交流搭建平臺,為中原更出彩提供強有力的智慧支持,進一步助力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2月18日,由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的“光大大講堂”在鄭州龍湖金融島鄭州光大中心再次開講,英大證券首席專家李大霄以《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為題,作了精彩暢談分享。

李大霄從疫情、氣候、人口、機器人、數字化變革、遠程辦公、共同富裕、反壟斷、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以及ChatGPT等十個方面分析中長期趨勢,提出了2023年十大預言。
2023年中長期十大趨勢
疫情三年,我們經歷了沖擊最大的2020年,度過了最艱難的2022年。在抗疫政策優化后,我們終于邁進了2023年。
2023年將會怎么樣呢?
李大霄從疫情、氣候、人口、機器人、數字化變革、遠程辦公、共同富裕、反壟斷、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以及ChatGPT等十個方面分析中長期趨勢。

在李大霄看來,氣候將會重視起來,在各個國家都會非常重視,同時數字化的變革將會改變世界,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將會成為常態,共同富裕將是我們全社會的追求;反壟斷將會成為一個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都是一個趨勢;全球化有可能會暫時倒退,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將會成為很多國家的共同選擇。
2023年十大預言
在講座現場,李大霄分享了“2023年十大預言”中的核心觀點:
第一大預言:全球疫情趨緩、中國重新開放、俄烏戰爭影響趨緩。因此2023年極端風險可能會趨緩,這些對全球經濟、物價、秩序的好轉帶來可能。
第二大預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美陷入低增長。因為疫情的沖擊,前三年各國釋放大量貨幣,但是經過疫情之后,都走向收縮的階段。這必然伴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下行。
第三大預言:供應鏈將恢復。2023年,在恢復通航通關的前提下,整個供應鏈的恢復步伐大大加快。供應鏈的恢復就會使整個通脹水平回落,這將解決全球最棘手的焦點問題。
第四大預言:美聯儲的鷹派政策見頂回落。政策從緊縮,有可能會轉為緊縮見底,甚至開始轉為寬松。
第五大預言:美元回落。美元指數的回落使得全球匯率,或者是美元的流動發生逆轉。
第六大預言:中國經濟回升。2023年經濟穩定增長成為大概率事件。在主要經濟體,尤其是歐美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對整個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會尤為突出。
第七大預言:中國出口增速回落。這是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挑戰,所以我們必須在內需方面給予加強,內循環方面,可能會作為2023年的主要任務。
第八大預言:2023年采取精準有力的貨幣政策,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將會發力,貨幣政策也會保持相對寬松,他們將對2023年的經濟形成強有力的保障。
第九大預言:中國資產回升,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港股、A股;股大于債;美股價值大于成長,中國資產海外成長與價值都有機會,成長略大于價值,A股價值大于成長
第十大預言:地產企穩,平臺經濟回升,國企重估,主板注冊制的推廣等。
2023年A股市場的機會在哪里?
2022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受到重創,2023年值得期待。在李大霄看來,2023年有一些操作和機會,比如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從大類資產配置吸引力來講,低估藍籌股的優勢顯現,“高估五類”股票的風險大于機會,提高倉位股票的穩健性,降低持倉品種的波動性,債券投資要考慮收益率抬升預期情景的策略。
從行業配置方面,李大霄建議關注銀行、非銀行金融、基建、地產、消費等低估藍籌股,重點關注兩條主線:傳統行業類股票在過度下跌之后估值修復的投資機會、國企改革等;關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前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行業成長型股票徹底回調后的長期投資機會。
談到投資心得,回顧30年A股市場歷史,李大霄認為,在國家需要時投資,意義更大勝算更高。
據悉,光大大講堂是由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的中原地區高端文化品牌活動,光大大講堂自2019年8月18日首次開講,每期邀請國內外頂尖的經濟類、財稅金融類、企業管理類、政策類、軍事類等專家和企業家蒞臨,已先后邀請巴曙松、羅援、龔方雄、夏斌、賈康、金燦榮、尹卓、向松祚、馬光遠等國內頂尖專家學者,旨在把脈中國經濟形勢,解讀財富管理,分享成功經驗,探討資產配置,為促進銀企溝通、行業交流搭建平臺,為中原更出彩提供強有力的智慧支持,進一步助力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