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可追溯 ,源頭保安全”。3月25日上午,農業品牌創新暨可吃產業溯源技術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河南省創意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玉華、河南省人民政府接待辦原副巡視員李朝勤、河南省資深媒體人、資深導演周本建、固始縣駐鄭黨工委書記吳曉明以及上海可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莊華民、總裁趙然子等領導出席并講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教訓深刻,更為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如何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安全消費?上海可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農產品追溯及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通過全流程信息采集上鏈溯源技術、直播監控溯源技術、區塊鏈防篡改溯源技術、物聯網環境監測傳感技術等,構建了追溯平臺。即以農產品特性為核心依據, 通過對種植基地或農場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實現智慧農業構建和農業品牌的創新。以“ 一物一碼”為總體思路的食品安全追溯模式,建立覆蓋種植流程、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終端銷售、檢驗檢測、政府監管、基地(農場)管理、公眾查詢等各環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建立農業(農產品) 智能化及信息化的綜合管理平臺,促進食品安全狀況穩步提升,幫助消費者買到安全、放心的產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餐桌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溯源制度,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了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若干規定》,要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客觀、有效、真實地記錄和保存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實現食品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時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責任可追,切實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據上海可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致力于探索智慧農業+時尚化的應用場景,擁有六項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專利,297個注冊商標知識產權,公司圍繞食材信任出發的商業新升級,從農田到餐桌的可視化探索,打造可吃溯源大供應鏈體系,構建可吃商業大數據規模化的應用,已逐步成為可吃鮮生領域的領跑者。此次布局鄭州,將全面打造可吃聯盟,計劃在鄭州市區發展店面2家,一種新型的溯源超市+堂食+演藝+一鍵代發等為一體的可吃門店將亮相在大家面前,帶動更多的優質農業品牌入駐,為鄭州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方便的餐飲服務,為打造品牌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為助力可吃文化,在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長笛演奏家董世英老師的精彩表演中,大會畫上了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