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全球雙世遺·安溪鐵觀音(河南)品鑒會暨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在鄭州希爾頓酒店舉行,來自河南各地的300多名茶人、茶友出席活動,品鑒來自原產地、原生態的安溪好茶。
本次品鑒會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承辦,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安溪縣祥華鄉人民政府、鄭州市金水區茶商會、虎西龍生態有機鐵觀音協辦。其間,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同期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組成成員名單,天善名茶董事長王飛耀當選新一屆會長。

鄭州市金水區政協副主席王居良,鄭州市金水區一級調研員徐建軍,鄭州市金水區工商聯主席何劍,河南省茶葉協會會長洪克森,河南省茶葉商會會長郭運業,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張振強,鄭州金水區茶商會會長楊紅亮,以及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春買,安溪縣國資委副書記李金樹,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松洲,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劉青州,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易慶法,安溪縣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鎮長陳智鋒出席本次活動。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茶文化)之鄉。安溪產茶已有千年歷史,為中國茶業發展做出三大貢獻:發明了“半發酵”烏龍茶制作技藝,發現了鐵觀音茶樹品種,發明了“短穗扦插”茶樹無性繁殖技術。2022年安溪全縣涉茶行業總產值達320億元,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達1432.44億元,連續8年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安溪鐵觀音名揚海內外,在中國的大國茶敘外交中,安溪鐵觀音多次登臺亮相。”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春買為大會致辭時表示。據他介紹,2022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鐵觀音制作技藝及其習俗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代表性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茶界的“雙世遺”。
品鑒會現場,在座的300多名嘉賓先后品嘗了2023年春季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獲獎作品、2023年祥華鄉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獲獎茶、傳統口味鐵觀音“那棵茶”、虎西龍有機鐵觀音等多款安溪好茶,無論色香味形,都對安溪鐵觀音的高貴品質稱贊有加。

茶產業是安溪縣的特色經濟支柱,也是該縣的民生產業。歷屆安溪縣委、縣政府都把茶業發展作為主要工程加以推進。活動現場,作為安溪鐵觀音主產區的政府代表,安溪縣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鎮長陳智鋒,分別上臺介紹當地資源,誠邀閩豫兩地茶人前往祥華、虎邱品茗觀光、參觀考察、投資興業。
據悉,河南是重要的茶葉銷售市場,也是安溪鐵觀音的重要銷區。截止目前,河南有安溪籍茶店1400多家,從業人員9000多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品質,打響了安溪茶葉品牌,贏得當地茶客贊譽。同時,在河南的安溪茶人,不僅帶來了新式的飲茶方式,還成為豫閩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
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2010年成立以來,充分發揮了茶促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和團結在豫的安溪籍茶商,積極探索抱團發展模式,通過舉辦茶王賽、品茗會、論壇、座談會等形式,深入宣傳推廣安溪鐵觀音,讓安溪鐵觀音在中原大地上贏得了一大批茶友。


“感恩滿懷,使命在肩,愛拼敢贏”。當天,接過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接力棒的王飛耀用16個字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他表示,接下來,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圍繞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茶促會,繼續發展會員,壯大隊伍,致力于打造閩豫兩地溝通交流的平臺與橋梁。

本次品鑒會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承辦,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安溪縣祥華鄉人民政府、鄭州市金水區茶商會、虎西龍生態有機鐵觀音協辦。其間,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同期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組成成員名單,天善名茶董事長王飛耀當選新一屆會長。

鄭州市金水區政協副主席王居良,鄭州市金水區一級調研員徐建軍,鄭州市金水區工商聯主席何劍,河南省茶葉協會會長洪克森,河南省茶葉商會會長郭運業,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張振強,鄭州金水區茶商會會長楊紅亮,以及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春買,安溪縣國資委副書記李金樹,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松洲,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劉青州,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易慶法,安溪縣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鎮長陳智鋒出席本次活動。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茶文化)之鄉。安溪產茶已有千年歷史,為中國茶業發展做出三大貢獻:發明了“半發酵”烏龍茶制作技藝,發現了鐵觀音茶樹品種,發明了“短穗扦插”茶樹無性繁殖技術。2022年安溪全縣涉茶行業總產值達320億元,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達1432.44億元,連續8年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安溪鐵觀音名揚海內外,在中國的大國茶敘外交中,安溪鐵觀音多次登臺亮相。”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春買為大會致辭時表示。據他介紹,2022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鐵觀音制作技藝及其習俗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代表性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茶界的“雙世遺”。
品鑒會現場,在座的300多名嘉賓先后品嘗了2023年春季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獲獎作品、2023年祥華鄉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獲獎茶、傳統口味鐵觀音“那棵茶”、虎西龍有機鐵觀音等多款安溪好茶,無論色香味形,都對安溪鐵觀音的高貴品質稱贊有加。

茶產業是安溪縣的特色經濟支柱,也是該縣的民生產業。歷屆安溪縣委、縣政府都把茶業發展作為主要工程加以推進。活動現場,作為安溪鐵觀音主產區的政府代表,安溪縣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安溪縣虎邱鎮人民政府鎮長陳智鋒,分別上臺介紹當地資源,誠邀閩豫兩地茶人前往祥華、虎邱品茗觀光、參觀考察、投資興業。
據悉,河南是重要的茶葉銷售市場,也是安溪鐵觀音的重要銷區。截止目前,河南有安溪籍茶店1400多家,從業人員9000多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品質,打響了安溪茶葉品牌,贏得當地茶客贊譽。同時,在河南的安溪茶人,不僅帶來了新式的飲茶方式,還成為豫閩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
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2010年成立以來,充分發揮了茶促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和團結在豫的安溪籍茶商,積極探索抱團發展模式,通過舉辦茶王賽、品茗會、論壇、座談會等形式,深入宣傳推廣安溪鐵觀音,讓安溪鐵觀音在中原大地上贏得了一大批茶友。


“感恩滿懷,使命在肩,愛拼敢贏”。當天,接過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接力棒的王飛耀用16個字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他表示,接下來,安溪河南茶業發展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圍繞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茶促會,繼續發展會員,壯大隊伍,致力于打造閩豫兩地溝通交流的平臺與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