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出錯的問題。
掐人中能讓孩子快點結束發作嗎?要是不把牙齒撬開會不會咬傷舌頭?孩子口唇都變紫了,需不需要做胸外按壓?需不需要心肺復蘇?
要是這些都不對,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這是2020年美國癲癇基金會《驚厥急救處理》的圖片。

發現孩子抽搐,處理主要有以下要點:
1、STAY:和孩子待在一起直到孩子清醒。在這個時候計時發作持續時間,保持冷靜;
2、SAFE:保證孩子安全。移走附近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物品,比如眼鏡、銳利的桌腿等;
3、SIDE:如果孩子叫不醒,把孩子擺成側臥位。保證呼吸道通暢,如果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多,可以小心清除。解開脖子附近的衣扣、圍巾等;在頭下放置柔軟的物品。
什么時候需要趕快呼叫急救電話送醫呢?
1、抽搐時間大于五分鐘仍不緩解;
2、抽搐結束后再次發作;
3、抽搐結束后孩子狀態沒有恢復到平時的狀態;
4、首次發作;
5、發作時明顯呼吸困難;
6、發作導致受傷,或者發作時已懷孕;
7、在水中的發作。
孩子發作時不要做這些:
1、不要試圖約束孩子,不要用力按壓孩子抖動的肢體;
2、不要往孩子嘴里放任何物品。包括擔心咬傷舌頭放勺子、毛巾、指頭等,這些不僅無益,反而有造成窒息的可能。臨床也沒有見過因為抽搐引起的舌頭的嚴重咬傷。
中國抗癲癇協會編寫的《臨床診療指南癲癇分冊》中,也沒有掐人中、撬牙齒的建議,更沒有胸外按壓、心肺復蘇這些應對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的建議。
事實上,在臨床中,單次的抽搐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更多的是家長處理不當造成的外傷、長時間發作對孩子造成的缺氧性損傷,以及發作對孩子和家長造成的心理壓力。
熱性驚厥的患病率是2%-5%,癲癇的患病率是4‰-7‰,按16億人口算,保守估計,國內也有超過三千萬人在嬰幼兒時期經歷過抽搐。
對于發生過抽搐的大多數人,成年后不會再抽搐,智力運動也不受任何影響。
所以對于熱性驚厥的發作,家長大可不必過于驚慌;對于已經診斷癲癇的孩子居家發作,家長也應保持冷靜,沉著應對。
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很有名的話:Either help or do no harm to the patients。
我把它翻譯成:對于病人,能幫就幫,不能幫就不要(借著幫的名義)去傷害。(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小兒神經內科 徐丹)
掐人中能讓孩子快點結束發作嗎?要是不把牙齒撬開會不會咬傷舌頭?孩子口唇都變紫了,需不需要做胸外按壓?需不需要心肺復蘇?
要是這些都不對,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這是2020年美國癲癇基金會《驚厥急救處理》的圖片。

發現孩子抽搐,處理主要有以下要點:
1、STAY:和孩子待在一起直到孩子清醒。在這個時候計時發作持續時間,保持冷靜;
2、SAFE:保證孩子安全。移走附近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物品,比如眼鏡、銳利的桌腿等;
3、SIDE:如果孩子叫不醒,把孩子擺成側臥位。保證呼吸道通暢,如果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多,可以小心清除。解開脖子附近的衣扣、圍巾等;在頭下放置柔軟的物品。
什么時候需要趕快呼叫急救電話送醫呢?
1、抽搐時間大于五分鐘仍不緩解;
2、抽搐結束后再次發作;
3、抽搐結束后孩子狀態沒有恢復到平時的狀態;
4、首次發作;
5、發作時明顯呼吸困難;
6、發作導致受傷,或者發作時已懷孕;
7、在水中的發作。
孩子發作時不要做這些:
1、不要試圖約束孩子,不要用力按壓孩子抖動的肢體;
2、不要往孩子嘴里放任何物品。包括擔心咬傷舌頭放勺子、毛巾、指頭等,這些不僅無益,反而有造成窒息的可能。臨床也沒有見過因為抽搐引起的舌頭的嚴重咬傷。
中國抗癲癇協會編寫的《臨床診療指南癲癇分冊》中,也沒有掐人中、撬牙齒的建議,更沒有胸外按壓、心肺復蘇這些應對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的建議。
事實上,在臨床中,單次的抽搐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更多的是家長處理不當造成的外傷、長時間發作對孩子造成的缺氧性損傷,以及發作對孩子和家長造成的心理壓力。
熱性驚厥的患病率是2%-5%,癲癇的患病率是4‰-7‰,按16億人口算,保守估計,國內也有超過三千萬人在嬰幼兒時期經歷過抽搐。
對于發生過抽搐的大多數人,成年后不會再抽搐,智力運動也不受任何影響。
所以對于熱性驚厥的發作,家長大可不必過于驚慌;對于已經診斷癲癇的孩子居家發作,家長也應保持冷靜,沉著應對。
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很有名的話:Either help or do no harm to the patients。
我把它翻譯成:對于病人,能幫就幫,不能幫就不要(借著幫的名義)去傷害。(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小兒神經內科 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