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預制菜行業風云激蕩。
從十幾元的快餐,到幾十元的特色菜,再到上百元的佛跳墻……當預制菜走進普通消費者三餐,走進大小飯店后廚,一邊是消費者對預制菜健康與安全的討論不絕于耳,另一邊是行業內對預制菜的品質優化、技術升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愈加深入。
與消費者及產業的關切同頻共振,頂端新聞帶你了解預制菜行業的臺前幕后,推出《你不知道的預制菜》系列報道。
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吳軍
哈啰,大家好。
聽說隨著天氣轉涼,最近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很想念我呀。
對了,介紹一下,我是網絡上評選出的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之一的酸菜魚,悄咪咪地說一聲:我排第一位哦。
都是什么樣的消費群體喜歡我?我從工廠生產出來后,都經過了哪些流程,才能順利送到各連鎖餐飲門店?什么樣的存儲和溫度,才能確保我的品質新鮮、賣相良好?
接下來,我將以在河南華鼎冷鏈的配送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冷鏈之旅。

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酸菜魚穩居第一
我的學名叫酸菜魚,其實呢,我還有一個昵稱,叫酸湯魚。
我的老家在重慶。
關于我是怎么流行起來的,民間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我出生在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很多年以前,有的漁夫把捕獲的大魚賣錢,就把賣剩的小魚和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因為太累了,漁夫為了省事,就把酸菜和小魚放在一個鍋里煮湯,湯的味道十分鮮美,于是后來被一些小飯店效仿,供應南往北來的食客。
還有的說,我出生在重慶市壁山縣來鳳鎮,此鎮鮮魚產量多,烹魚高手輩出,素有“來鳳小鎮鮮魚美”之譽,橋頭一小食店,干脆以“鮮魚美”命名,后來全國著名書法家楊宣庭還題寫了“鮮魚美”三字掛在店里,吸引了更多名人慕名而來。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來鳳魚” 的名頭已經打響,來鳳鎮大約5公里長的一條路上,竟然開有百余家魚館。該店在推出“水煮魚”風靡市場后,又推出了“酸菜魚”。
無論怎么說,反正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就開始在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館占了一席之地,也因此成了重慶菜進軍全國市場的開路先鋒之一。
酸菜魚進入預制菜領域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2萬余家,其中,39.2%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
我有多受大家喜愛呢?有研究機構就在網上搞了個調查,結果發現,在“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中,酸菜魚、小龍蝦、佛跳墻排前三,其次是豬肚雞、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烤魚、椰子雞、牛腩煲和梅菜扣肉。
榜首啊,親,雖然我表面上云淡風輕,但誰懂我內心的雀躍如斯啊?
調查還顯示,超過五成的受訪小哥哥小姐姐喜歡酸菜魚預制菜,其中有85.5%的受訪小哥哥小姐姐每月要購買1-3次酸菜魚預制品。

從預約下單到派送到門店,省內5個小時必達
想吃到美味又省事的酸菜魚預制菜,需要幾步?下面,我就以在河南華鼎冷鏈的經歷,跟大家講一講我從工廠到餐桌的旅程。
首先,得跟大家介紹一下,我是咋做出來的:一般情況下,凍品食材工廠、凍品工廠是我的“娘家”,工人們把我洗好、片成魚片,裝進密封袋里,再和料包一起打包。
接下來,歡迎進入我的冷鏈之旅。
某天上午10點,我和我的小伙伴們被周口市一家預制菜生產企業送到了華鼎冷鏈在鄭州中牟的倉,然后再由華鼎集中配送到全省各地市的連鎖餐飲店。
為了確保我的新鮮度,華鼎冷鏈的工作其實早在前一天就開始了:陸續接到全省需要酸菜魚的連鎖餐飲門店的預約單子,根據要送達的不同地市的餐飲門店,規劃最優行車路線。

華鼎冷鏈鄭州倉位于中牟普洛斯物流園,面積有2.1萬平方米,其中1.2萬平冷庫,專門用于儲存像我們酸菜魚這樣的預制食材,比如麻辣小龍蝦、豬肚雞、黑椒雞塊、茴香小油條等。
然后是分揀、復核。和以往的人工操作不同,華鼎采用的是科技化、智能化手段。餐飲門店下單后,相關的品類、品牌、數量、規格、批次、送達時間、接收人等信息,就會錄入華鼎系統,在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的同時,倉儲系統就會自動安排貨位。
等到我們這些酸菜魚被從廠家送到后,工作人員拿著手持PDA掃描后進行確認、復核,無誤的話,就可讓貨物各就各位。數字化倉儲的好處有兩個,一是避免出錯,二是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華鼎冷鏈鄭州基地經理姜加奎會告訴你,這個系統啟用后,分揀和入庫的效率提高了30%。
為了確保預制菜的品質和新鮮度,冷庫的溫度會一直保持在-18℃。
裝車、配送等環節,數智化也始終貫穿全流程。每天晚上8點左右開始裝車,8:40準時發車。

裝車時,也有講究。為了保證魚的新鮮,華鼎的冷藏車會提前一個小時進行預冷。在配送時,為避免反復裝卸,影響預制菜品質,華鼎選擇先裝車的最后送;后裝車的先送。這樣做的結果是,到一站卸一站的貨,其他貨不受影響,效率明顯提高。
從鄭州出發,省內最遠的到信陽、南陽,路上5個小時即可送達。其他地市更快,幾個地市跑一圈,在第二天早上8點餐飲店開門前,也就是說從工廠配所有的酸菜魚預制菜都會如期送達。
線路規劃—分揀—復核(保證貨品和訂單的準確)—裝車—配送,我這盤酸菜魚預制菜,從工廠到餐飲門店,得走這5步。
當然,也有的配送公司要求不那么高,就省了復核這個環節。

酸菜魚預制菜進入銷售旺季,運力需求翻倍
10月份,隨著天氣變化,我們酸菜魚等預制菜進入銷售旺季。
盒馬數據顯示,十一國慶節期間,火鍋預制菜環比增幅達139%。另外,由于假期聚餐場景需要,預制菜家宴禮盒銷售環比增長205%,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預制菜解決撐起一桌家宴。
冷鏈運輸行業的銷售旺季,其實要比消費者眼中的銷售旺季要提前一個月,因為要做提前備貨、存儲等。
平常時,華鼎冷鏈鄭州基地每天發40~50輛車,旺季期間,運力直接翻倍,每天可發車80~100輛。

最近,我們酸菜魚在冷鏈車里運輸得也同樣越來越多。
近日,創客貼營銷學院發布的《預制菜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女性用戶更愛預制菜,90后中青年群體偏好直接加熱的快手菜;年輕族是預制菜消費的最主流人群,“懶人群體”是預制菜消費的主力軍。
在預制菜熱門菜式、熱門食材和口味方面,火鍋排在熱門菜式的第一位,有9%的占比,其次是酸菜魚和烤魚餐飲市場上的經典單品。
美團點評發布的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6-35歲人群是酸菜魚消費主力軍,這一年齡段恰恰是當前餐飲消費主力,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多。
看看,雖然調查渠道不同,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酸菜魚預制菜,已成妥妥的“網紅”菜啊。
因為大家都喜歡我,華福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酸菜魚預制菜市場規模達71.2億元,預計2025年達204.7億元。
“又酸又菜又多余”的我,已從一盤“家常菜”變成了“國民菜”。
親,下單,約嗎?
預制菜行業風云激蕩。
從十幾元的快餐,到幾十元的特色菜,再到上百元的佛跳墻……當預制菜走進普通消費者三餐,走進大小飯店后廚,一邊是消費者對預制菜健康與安全的討論不絕于耳,另一邊是行業內對預制菜的品質優化、技術升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愈加深入。
與消費者及產業的關切同頻共振,頂端新聞帶你了解預制菜行業的臺前幕后,推出《你不知道的預制菜》系列報道。
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吳軍
哈啰,大家好。
聽說隨著天氣轉涼,最近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很想念我呀。
對了,介紹一下,我是網絡上評選出的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之一的酸菜魚,悄咪咪地說一聲:我排第一位哦。
都是什么樣的消費群體喜歡我?我從工廠生產出來后,都經過了哪些流程,才能順利送到各連鎖餐飲門店?什么樣的存儲和溫度,才能確保我的品質新鮮、賣相良好?
接下來,我將以在河南華鼎冷鏈的配送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冷鏈之旅。

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酸菜魚穩居第一
我的學名叫酸菜魚,其實呢,我還有一個昵稱,叫酸湯魚。
我的老家在重慶。
關于我是怎么流行起來的,民間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我出生在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很多年以前,有的漁夫把捕獲的大魚賣錢,就把賣剩的小魚和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因為太累了,漁夫為了省事,就把酸菜和小魚放在一個鍋里煮湯,湯的味道十分鮮美,于是后來被一些小飯店效仿,供應南往北來的食客。
還有的說,我出生在重慶市壁山縣來鳳鎮,此鎮鮮魚產量多,烹魚高手輩出,素有“來鳳小鎮鮮魚美”之譽,橋頭一小食店,干脆以“鮮魚美”命名,后來全國著名書法家楊宣庭還題寫了“鮮魚美”三字掛在店里,吸引了更多名人慕名而來。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來鳳魚” 的名頭已經打響,來鳳鎮大約5公里長的一條路上,竟然開有百余家魚館。該店在推出“水煮魚”風靡市場后,又推出了“酸菜魚”。
無論怎么說,反正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就開始在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館占了一席之地,也因此成了重慶菜進軍全國市場的開路先鋒之一。
酸菜魚進入預制菜領域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2萬余家,其中,39.2%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
我有多受大家喜愛呢?有研究機構就在網上搞了個調查,結果發現,在“十大最受歡迎預制菜”中,酸菜魚、小龍蝦、佛跳墻排前三,其次是豬肚雞、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烤魚、椰子雞、牛腩煲和梅菜扣肉。
榜首啊,親,雖然我表面上云淡風輕,但誰懂我內心的雀躍如斯啊?
調查還顯示,超過五成的受訪小哥哥小姐姐喜歡酸菜魚預制菜,其中有85.5%的受訪小哥哥小姐姐每月要購買1-3次酸菜魚預制品。

從預約下單到派送到門店,省內5個小時必達
想吃到美味又省事的酸菜魚預制菜,需要幾步?下面,我就以在河南華鼎冷鏈的經歷,跟大家講一講我從工廠到餐桌的旅程。
首先,得跟大家介紹一下,我是咋做出來的:一般情況下,凍品食材工廠、凍品工廠是我的“娘家”,工人們把我洗好、片成魚片,裝進密封袋里,再和料包一起打包。
接下來,歡迎進入我的冷鏈之旅。
某天上午10點,我和我的小伙伴們被周口市一家預制菜生產企業送到了華鼎冷鏈在鄭州中牟的倉,然后再由華鼎集中配送到全省各地市的連鎖餐飲店。
為了確保我的新鮮度,華鼎冷鏈的工作其實早在前一天就開始了:陸續接到全省需要酸菜魚的連鎖餐飲門店的預約單子,根據要送達的不同地市的餐飲門店,規劃最優行車路線。

華鼎冷鏈鄭州倉位于中牟普洛斯物流園,面積有2.1萬平方米,其中1.2萬平冷庫,專門用于儲存像我們酸菜魚這樣的預制食材,比如麻辣小龍蝦、豬肚雞、黑椒雞塊、茴香小油條等。
然后是分揀、復核。和以往的人工操作不同,華鼎采用的是科技化、智能化手段。餐飲門店下單后,相關的品類、品牌、數量、規格、批次、送達時間、接收人等信息,就會錄入華鼎系統,在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的同時,倉儲系統就會自動安排貨位。
等到我們這些酸菜魚被從廠家送到后,工作人員拿著手持PDA掃描后進行確認、復核,無誤的話,就可讓貨物各就各位。數字化倉儲的好處有兩個,一是避免出錯,二是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華鼎冷鏈鄭州基地經理姜加奎會告訴你,這個系統啟用后,分揀和入庫的效率提高了30%。
為了確保預制菜的品質和新鮮度,冷庫的溫度會一直保持在-18℃。
裝車、配送等環節,數智化也始終貫穿全流程。每天晚上8點左右開始裝車,8:40準時發車。

裝車時,也有講究。為了保證魚的新鮮,華鼎的冷藏車會提前一個小時進行預冷。在配送時,為避免反復裝卸,影響預制菜品質,華鼎選擇先裝車的最后送;后裝車的先送。這樣做的結果是,到一站卸一站的貨,其他貨不受影響,效率明顯提高。
從鄭州出發,省內最遠的到信陽、南陽,路上5個小時即可送達。其他地市更快,幾個地市跑一圈,在第二天早上8點餐飲店開門前,也就是說從工廠配所有的酸菜魚預制菜都會如期送達。
線路規劃—分揀—復核(保證貨品和訂單的準確)—裝車—配送,我這盤酸菜魚預制菜,從工廠到餐飲門店,得走這5步。
當然,也有的配送公司要求不那么高,就省了復核這個環節。

酸菜魚預制菜進入銷售旺季,運力需求翻倍
10月份,隨著天氣變化,我們酸菜魚等預制菜進入銷售旺季。
盒馬數據顯示,十一國慶節期間,火鍋預制菜環比增幅達139%。另外,由于假期聚餐場景需要,預制菜家宴禮盒銷售環比增長205%,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預制菜解決撐起一桌家宴。
冷鏈運輸行業的銷售旺季,其實要比消費者眼中的銷售旺季要提前一個月,因為要做提前備貨、存儲等。
平常時,華鼎冷鏈鄭州基地每天發40~50輛車,旺季期間,運力直接翻倍,每天可發車80~100輛。

最近,我們酸菜魚在冷鏈車里運輸得也同樣越來越多。
近日,創客貼營銷學院發布的《預制菜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女性用戶更愛預制菜,90后中青年群體偏好直接加熱的快手菜;年輕族是預制菜消費的最主流人群,“懶人群體”是預制菜消費的主力軍。
在預制菜熱門菜式、熱門食材和口味方面,火鍋排在熱門菜式的第一位,有9%的占比,其次是酸菜魚和烤魚餐飲市場上的經典單品。
美團點評發布的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6-35歲人群是酸菜魚消費主力軍,這一年齡段恰恰是當前餐飲消費主力,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多。
看看,雖然調查渠道不同,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酸菜魚預制菜,已成妥妥的“網紅”菜啊。
因為大家都喜歡我,華福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酸菜魚預制菜市場規模達71.2億元,預計2025年達204.7億元。
“又酸又菜又多余”的我,已從一盤“家常菜”變成了“國民菜”。
親,下單,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