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興佳 李思翰/圖
在追逐現代食品產業的擁擠賽道里,鄭州能拿得出手的,有思念、三全、好想你、白象、千味央廚、鍋圈食匯、食族人、嗨吃家,鄭州幾乎承包了全國7/10的餃子、3/5的湯圓、4/5的酸辣粉、1/3的方便面。這是在食品生產加工鏈條環節,鄭州能與省外食品大市掰手腕的底牌。
然而在食品流通貿易環節,很多人遺忘了我們還有一張王牌。它供給了河南85%商超渠道市場份額,以坐擁一萬家商戶、年銷百億級的規模穩坐全國食品類專業市場“一哥”,它比過去萬客來食品城疊加老華中食品城的體量還大,數以千計的商戶推著三輪車進來、開著大奔出來,在這里完成財富加冕。以至于,很多人說“得百榮者得酒水食品天下”。
沒錯,說的就是位于鄭州南四環的國內最大酒水食品市場——鄭州百榮世貿商城。

【鄭州食品商貿流通史是一部南遷史】
鄭州食品40年商貿流通史,就是一路南遷最終落位南四環百榮的搬遷史,是商戶數量不減反增、行業首位度不降反升的狂飆突進史,是從一窮二白到走出國門、買賣全球的王者加冕史。
最早,鄭州現代食品批發的原點,開始于鄭州火車站區域。1986年,振興商場于一馬路操場街竣工,1.6萬平方米的建筑體量,整齊劃一的鐵皮柜臺,成為那個時代的頂流。它誕生了后來稱雄食品江湖的大佬,無數的行業小白從這所食品黃埔軍校學成畢業后,奔赴各地開枝散葉。
1993年,受限于交通和貨車禁行,振興商場拆遷,馮莊村村主任李金貴抓住時代機遇,在航海路上建成了鄭州食品城。這是鄭州現代食品版圖的第一次南移。
一年后,航海路華中食品城開業,聚集了700多家商戶、年交易額20多億元,開啟了鄭州食品批發的華中食品城時代。
獨霸天下的時代沒有維持多久,1998年,南三環的萬客來建成開業,鄭州食品批發中心第一次擴張至南三環。萬客來聲勢日盛,市場日均客流量達到2萬以上。華中食品城與萬客來雙雄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
2013年,華中食品城走至外遷結局,整體搬入南四環百榮世貿商城,商戶數量不減反增。當年的舉動,一舉奠定了后來鄭州食品業百榮一家獨大的行業格局。
九九歸一。鄭州食品產業帶一路南遷,從火車站到航海路到南三環,最終匯聚于南四環,集聚成食品高地,匯聚天下客商。
從2013年11月百榮臨建市場開業,到2018年1月19日商戶入樓,至今的十年時間里,鄭州百榮打破了鄭州食品產業的想象極限。不僅僅是搬遷一個市場成就另一個市場,鄭州百榮在虹吸華中食品城、萬客來、盈合萬貨城基礎上,產生了規模和體量幾何式增長的化學反應,青出藍勝于藍,實現了萬商云集、百業興榮。
自此,鄭州牢牢鎖定了中部食品流通的舞臺中心。中原食品版圖的心臟位置,始終沒有離開過鄭南食品商圈。

【得百榮者得中原市場】
也是在近些年,中原酒水食品圈,開始流傳“得百榮者得中原市場”說法。有業內反映,一個新品牌想要打開中原市場,必須得在百榮有一個檔口,得拜一拜碼頭。
某60后零食品牌創始人,是百榮第一批入駐商戶。她不僅僅手握盧師傅、稻香村等多個廠家的代理權,但不滿足于此,而是憑借出貨量大優勢,在2019年前后開始與廠家談合作,出定制款產品。2020年第一次和洽洽合作,推出的一款定制單品,賣了4.5萬盒。
某70后糖業掌門人,是阿爾卑斯、徐福記、婚慶德芙、金冠、雅客等數十個糖果品牌代理商,百榮的門店里擺放著徐福記“喜鋪”的榮譽證書,這意味著在徐福記全國商貿渠道,他排在頭部。
某90后食品創始人,憑1萬元白手起家,用17年時間熬成了食品大佬。華美、億智、奧利奧、沃隆堅果等食品品牌,紛紛找他做代理。借助百榮平臺,他還做線上,開了4個網店,旗下一款粗糧餅干銷售量排行業頭部,還投資工廠成為廠家老板。
類似上述商戶,在百榮有上千家。這些商戶憑借綿密龐大的經銷網絡、豐富的采銷存管理經驗、專業獨特的服務,吸引廠家和品牌商蜂擁而至。品牌和產品越聚越多,繼而吸引更多的采購商紛至沓來,形成正向循環,強者恒強,最終將百榮推向幾乎所有廠家都爭相叩拜的渠道王座。
這些商戶被裹挾著做大后,事業版圖更加瑰麗,有的開始涉足跨境貿易,有的在直播電商領域開辟第二戰場,有的與廠家平起平坐、研發定制化產品,有的投資建廠自己成了廠家。他們合力推動著百榮,從區域走向全國,從單純批發走向品牌原創、廠家直采,從單一品類走向食品百貨問題萬一站式采購。

【占據河南商超渠道85%市場份額】
在中原商超供貨商名單中,百榮說第二,難有人排第一。百榮提供的數據顯示,百榮市場占據了河南商超渠道體系85%市場份額。
一做鞋服批發的商戶做原創品牌,給胖東來供貨十年之久,“每年供的鞋幾萬雙是有的。”
某紅酒商代理了18個國家、70個酒莊的紅酒,其產品遍布河南包括大張、胖東來等在內的90%商超。某家居用品商做了23年商超系統,合作商超達1700多家。
食品商李先生自述,“每天,大張、胖東來、西亞等商超從我這里采購的貨物就有幾十萬。百榮已經超越曾經國內最知名的食品批發市場,吸引的是全國客戶,很多市場內同行是‘買全球、賣國內’。”
紅酒銷售商劉女士干了23年,手里積累了六千多家商超客戶,“云南超市都慕名而來,廣東湛江隔著近2000公里,組織幾十家BC類商超老板,來百榮看品。我們的貨還有發到新疆、延吉的。”
南食北運、東酒西輸的優越交通區位,背靠一億消費人群的中原腹地,食品酒水商戶集聚帶來的成本效應,讓百榮成為商超老板的朝圣地。
上千家酒水食品批發商、上萬個產品品類,大到一線城市、細到鄉鎮市場無孔不入的經銷網絡,遠到內蒙、新疆、東北三省的市場輻射廣度,吸引越來越多的廠家品牌和經銷商源源不斷,他們視百榮為酒水食品批發王國。
不管是百億級的品牌還是萬噸的吞吐量,都能在百榮得到消化,因為容量和舞臺夠大,強悍的虹吸效應造就了百榮一家獨大,形成強者愈強、強者恒強的行業格局。

【鄭州打造中部食品之都的底牌】
百榮已不止是鄭州之百榮。
百榮繼承吸納鄭州包容的城市性格,安置了廣東潮汕派、湖南辣條、福建膨化零食的從業者,他們在百榮安家落戶,成為新鄭州人。
他們騎著三輪車進來,開著大奔出去,憑借個人努力和時代機遇,在百榮實現了事業夢想、財富自由。
他們中,有來自許昌的90后姑娘張女士,從服裝店員轉型做干果原料批發,專門為稻香村、陶老大供應干果原料,憑借著巴旦木、葡萄干、藕粉原料、瓜子仁等這些零碎的干果原料,8年時間闖出了年銷售額1個億的鄭州本土批發業傳奇。
他們中,有鹿邑漢子黃先生,曾經做乳飲品生意負債70多萬元,后來轉戰紅酒行業,幾年時間成為70個酒莊獨家代理商,業務涉及到全球18個國家、1000個單品。
他們中,有夏先生,從百榮臨時板房一路過渡到樓宇,年營業額從2000多萬增長到6000多萬元。
商戶與市場相互成就,百榮是被商戶簇擁著站在了食品酒水業的舞臺正中心,成為造富神話。行業“一哥”的背后,是無限榮耀和萬丈霞光。
正是有了百榮這樣的食品酒水類專業市場,鄭州在全國食品商貿流通領域才有了一席之地。這是鄭州打造食品之都的底氣,更是能叫響全國的底牌。
鄭州打造中部食品之城的底牌不止一家。如果再把食品范圍拉大,鄭州還有國內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萬邦,有亞洲最大凍品批發市場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亞洲最大調味品市場信基以及中部兩岸海鮮果蔬港等。
他們已經邁入或逼近千億級。比如,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擁有2300家商戶、年交易額1800億元,萬邦于2019年交易量超過2000萬噸,農副產品年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信基調味食品城年交易額也在千億。
他們是鄭州摘取中部食品之都皇冠的籌碼。有了他們,鄭州食品商貿才擁有了無限可能的增長想象空間。
在追逐現代食品產業的擁擠賽道里,鄭州能拿得出手的,有思念、三全、好想你、白象、千味央廚、鍋圈食匯、食族人、嗨吃家,鄭州幾乎承包了全國7/10的餃子、3/5的湯圓、4/5的酸辣粉、1/3的方便面。這是在食品生產加工鏈條環節,鄭州能與省外食品大市掰手腕的底牌。
然而在食品流通貿易環節,很多人遺忘了我們還有一張王牌。它供給了河南85%商超渠道市場份額,以坐擁一萬家商戶、年銷百億級的規模穩坐全國食品類專業市場“一哥”,它比過去萬客來食品城疊加老華中食品城的體量還大,數以千計的商戶推著三輪車進來、開著大奔出來,在這里完成財富加冕。以至于,很多人說“得百榮者得酒水食品天下”。
沒錯,說的就是位于鄭州南四環的國內最大酒水食品市場——鄭州百榮世貿商城。

【鄭州食品商貿流通史是一部南遷史】
鄭州食品40年商貿流通史,就是一路南遷最終落位南四環百榮的搬遷史,是商戶數量不減反增、行業首位度不降反升的狂飆突進史,是從一窮二白到走出國門、買賣全球的王者加冕史。
最早,鄭州現代食品批發的原點,開始于鄭州火車站區域。1986年,振興商場于一馬路操場街竣工,1.6萬平方米的建筑體量,整齊劃一的鐵皮柜臺,成為那個時代的頂流。它誕生了后來稱雄食品江湖的大佬,無數的行業小白從這所食品黃埔軍校學成畢業后,奔赴各地開枝散葉。
1993年,受限于交通和貨車禁行,振興商場拆遷,馮莊村村主任李金貴抓住時代機遇,在航海路上建成了鄭州食品城。這是鄭州現代食品版圖的第一次南移。
一年后,航海路華中食品城開業,聚集了700多家商戶、年交易額20多億元,開啟了鄭州食品批發的華中食品城時代。
獨霸天下的時代沒有維持多久,1998年,南三環的萬客來建成開業,鄭州食品批發中心第一次擴張至南三環。萬客來聲勢日盛,市場日均客流量達到2萬以上。華中食品城與萬客來雙雄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
2013年,華中食品城走至外遷結局,整體搬入南四環百榮世貿商城,商戶數量不減反增。當年的舉動,一舉奠定了后來鄭州食品業百榮一家獨大的行業格局。
九九歸一。鄭州食品產業帶一路南遷,從火車站到航海路到南三環,最終匯聚于南四環,集聚成食品高地,匯聚天下客商。
從2013年11月百榮臨建市場開業,到2018年1月19日商戶入樓,至今的十年時間里,鄭州百榮打破了鄭州食品產業的想象極限。不僅僅是搬遷一個市場成就另一個市場,鄭州百榮在虹吸華中食品城、萬客來、盈合萬貨城基礎上,產生了規模和體量幾何式增長的化學反應,青出藍勝于藍,實現了萬商云集、百業興榮。
自此,鄭州牢牢鎖定了中部食品流通的舞臺中心。中原食品版圖的心臟位置,始終沒有離開過鄭南食品商圈。

【得百榮者得中原市場】
也是在近些年,中原酒水食品圈,開始流傳“得百榮者得中原市場”說法。有業內反映,一個新品牌想要打開中原市場,必須得在百榮有一個檔口,得拜一拜碼頭。
某60后零食品牌創始人,是百榮第一批入駐商戶。她不僅僅手握盧師傅、稻香村等多個廠家的代理權,但不滿足于此,而是憑借出貨量大優勢,在2019年前后開始與廠家談合作,出定制款產品。2020年第一次和洽洽合作,推出的一款定制單品,賣了4.5萬盒。
某70后糖業掌門人,是阿爾卑斯、徐福記、婚慶德芙、金冠、雅客等數十個糖果品牌代理商,百榮的門店里擺放著徐福記“喜鋪”的榮譽證書,這意味著在徐福記全國商貿渠道,他排在頭部。
某90后食品創始人,憑1萬元白手起家,用17年時間熬成了食品大佬。華美、億智、奧利奧、沃隆堅果等食品品牌,紛紛找他做代理。借助百榮平臺,他還做線上,開了4個網店,旗下一款粗糧餅干銷售量排行業頭部,還投資工廠成為廠家老板。
類似上述商戶,在百榮有上千家。這些商戶憑借綿密龐大的經銷網絡、豐富的采銷存管理經驗、專業獨特的服務,吸引廠家和品牌商蜂擁而至。品牌和產品越聚越多,繼而吸引更多的采購商紛至沓來,形成正向循環,強者恒強,最終將百榮推向幾乎所有廠家都爭相叩拜的渠道王座。
這些商戶被裹挾著做大后,事業版圖更加瑰麗,有的開始涉足跨境貿易,有的在直播電商領域開辟第二戰場,有的與廠家平起平坐、研發定制化產品,有的投資建廠自己成了廠家。他們合力推動著百榮,從區域走向全國,從單純批發走向品牌原創、廠家直采,從單一品類走向食品百貨問題萬一站式采購。

【占據河南商超渠道85%市場份額】
在中原商超供貨商名單中,百榮說第二,難有人排第一。百榮提供的數據顯示,百榮市場占據了河南商超渠道體系85%市場份額。
一做鞋服批發的商戶做原創品牌,給胖東來供貨十年之久,“每年供的鞋幾萬雙是有的。”
某紅酒商代理了18個國家、70個酒莊的紅酒,其產品遍布河南包括大張、胖東來等在內的90%商超。某家居用品商做了23年商超系統,合作商超達1700多家。
食品商李先生自述,“每天,大張、胖東來、西亞等商超從我這里采購的貨物就有幾十萬。百榮已經超越曾經國內最知名的食品批發市場,吸引的是全國客戶,很多市場內同行是‘買全球、賣國內’。”
紅酒銷售商劉女士干了23年,手里積累了六千多家商超客戶,“云南超市都慕名而來,廣東湛江隔著近2000公里,組織幾十家BC類商超老板,來百榮看品。我們的貨還有發到新疆、延吉的。”
南食北運、東酒西輸的優越交通區位,背靠一億消費人群的中原腹地,食品酒水商戶集聚帶來的成本效應,讓百榮成為商超老板的朝圣地。
上千家酒水食品批發商、上萬個產品品類,大到一線城市、細到鄉鎮市場無孔不入的經銷網絡,遠到內蒙、新疆、東北三省的市場輻射廣度,吸引越來越多的廠家品牌和經銷商源源不斷,他們視百榮為酒水食品批發王國。
不管是百億級的品牌還是萬噸的吞吐量,都能在百榮得到消化,因為容量和舞臺夠大,強悍的虹吸效應造就了百榮一家獨大,形成強者愈強、強者恒強的行業格局。

【鄭州打造中部食品之都的底牌】
百榮已不止是鄭州之百榮。
百榮繼承吸納鄭州包容的城市性格,安置了廣東潮汕派、湖南辣條、福建膨化零食的從業者,他們在百榮安家落戶,成為新鄭州人。
他們騎著三輪車進來,開著大奔出去,憑借個人努力和時代機遇,在百榮實現了事業夢想、財富自由。
他們中,有來自許昌的90后姑娘張女士,從服裝店員轉型做干果原料批發,專門為稻香村、陶老大供應干果原料,憑借著巴旦木、葡萄干、藕粉原料、瓜子仁等這些零碎的干果原料,8年時間闖出了年銷售額1個億的鄭州本土批發業傳奇。
他們中,有鹿邑漢子黃先生,曾經做乳飲品生意負債70多萬元,后來轉戰紅酒行業,幾年時間成為70個酒莊獨家代理商,業務涉及到全球18個國家、1000個單品。
他們中,有夏先生,從百榮臨時板房一路過渡到樓宇,年營業額從2000多萬增長到6000多萬元。
商戶與市場相互成就,百榮是被商戶簇擁著站在了食品酒水業的舞臺正中心,成為造富神話。行業“一哥”的背后,是無限榮耀和萬丈霞光。
正是有了百榮這樣的食品酒水類專業市場,鄭州在全國食品商貿流通領域才有了一席之地。這是鄭州打造食品之都的底氣,更是能叫響全國的底牌。
鄭州打造中部食品之城的底牌不止一家。如果再把食品范圍拉大,鄭州還有國內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萬邦,有亞洲最大凍品批發市場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亞洲最大調味品市場信基以及中部兩岸海鮮果蔬港等。
他們已經邁入或逼近千億級。比如,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擁有2300家商戶、年交易額1800億元,萬邦于2019年交易量超過2000萬噸,農副產品年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信基調味食品城年交易額也在千億。
他們是鄭州摘取中部食品之都皇冠的籌碼。有了他們,鄭州食品商貿才擁有了無限可能的增長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