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轉率20天、0損耗、準確率99.98%、全國18個中心倉、15000+輛冷藏車、冷鏈物流倉配網絡覆蓋全國83%以上的縣鄉區域、服務餐飲終端門店超160000+,天網、地網、物網、數字化管理……”
這些關鍵詞,構成了深耕冷鏈下沉市場的“物流豫軍”——華鼎冷鏈。
歲序更替, 華章日新。
2024年已經啟幕,華鼎冷鏈對于2024年是如何規劃的?該公司CEO王君表示:聚勢·啟新。
華鼎,不僅僅是一家冷鏈倉配公司
了解自己,是立足行業的開端。
成立于2019年的華鼎冷鏈,前期致力于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對外呈現最多的業務形態是冷鏈倉配服務。
4年來,華鼎冷鏈為1200+連鎖餐飲品牌、凍品食材工廠等客戶提供了高效優質的冷鏈倉配、冷鏈運輸等,也在市場和行業里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但真正的華鼎,不僅僅是一家冷鏈倉配公司,而是以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為底盤的科技創新型冷鏈企業。
“華鼎未來要數字化賦能,全面提升冷鏈倉配效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在過去的四年里一直專心修煉內功。”王君稱。

中國的冷鏈物流起步并不晚,但是真正被重視并提出現代化冷鏈物流的時間卻不長。
王君認為,當前國內的冷鏈物流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冷鏈物流的變革和創新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最近幾年,資本的加持讓很多站在產業鏈上下游的玩家也紛紛進場。
中物聯冷鏈物流專委會統計,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總收入預計達到5170億元,同比增長5.2%。而此前的2021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剛突破4000億元。可以看出,整個物流細分領域中,冷鏈屬于增長較快的賽道。
專注冷鏈下沉市場的華鼎,就抓住食品冷鏈物流的風口,正一步步用實力刷新屬于自己的新高度。
目前,華鼎冷鏈已經在全國布局18個省級倉儲中心、倉儲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15000+輛冷鏈運輸車輛和2470條干支線路,串聯起了覆蓋全國83%以上縣鄉區域的冷鏈物流網絡,這對對于搭建社會化冷鏈協同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華鼎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版凍品Sysco”
對比標桿找差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全球最大的供應鏈企業——美國Sysco,目前市值達665億美元。華鼎的目標,就是要做“中國版凍品Sysco”。
雖然冷鏈行業發展很快,但巨大需求背后,履約配送仍然面臨著“散、小、亂、差”的難題,用戶經常會遇到溫度斷鏈、裝貨難、成本高、卷款潛逃等風險,整體狀況令人擔憂。
針對這些行業痛點,華鼎在過去4年里精心謀劃,面向全國布下了三張大網:
地網,是指華鼎在全國布局的18個倉儲中心,已覆蓋全國83%的縣鄉,每個倉覆蓋半徑大約350公里,這也是華鼎的云倉網;
天網,則是指華鼎投入近3億元研發的SaaS平臺;
物網,則在產業端,如澄明工業園以及內部的各生產廠家,其他地方合作的廠家,還有下沉的渠道客戶、前端的銷售關系等,這些資源構成了華鼎的物網。

華鼎的提前布局和未雨綢繆,讓他們成了行業內領先的一站式冷鏈服務提供商。現在,通過地網、天網和物網的協同作用,華鼎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業務增長和價值創造。
未來,華鼎會更加重視服務的精細化。
王君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如是闡述:對于服務過的每一家門店,華鼎都可以提供該門店所有商品庫存的周轉提醒,提升庫存周轉率。比如說庫存里有1000箱牛肉切片,而門店的消耗能力是一個月500箱,假如門店此時還想要進貨,華鼎會建議訂貨暫緩;假如門店一個月消耗牛肉切片的能力是1000箱,然而庫存里只剩下100箱,華鼎會提醒其趕緊補貨。
這種數字化精準服務,是華鼎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華鼎自成立以來,信息化研發團隊一直保持在150—200人左右,已投入將近3億元來持續提升信息化水平,來為客戶提供數據支撐。
“未來借助科技能力不斷提升服務體驗水平,仍然是華鼎重點深挖的方向。”王君說。

未來10年黃金期,數字化是高質量發展關鍵
冷鏈行業正在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
王君認為,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扶持和消費趨勢的推動,冷鏈必將大放異彩,消費轉型、渠道下沉、政策加碼等因素都將推動中國冷鏈物流的升級。
一方面,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將促使冷凍食品從初級原材料向半成品和成品轉移,同時冷凍食品也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另一方面,冷鏈物流市場的扁平化趨勢也在推進,這將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正是出于對未來中國冷鏈行業趨勢的精準判斷,2024年華鼎謀劃的這盤“大棋”才更加運籌帷幄,高瞻遠矚。
華鼎經過了前期的積累,目前的基礎設施可以送達全國2000個區縣,服務餐飲終端門店數量已超160000+,如此龐大的數量,想要完成所有訂單,靠人工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這種情況也在倒逼華鼎進行信息化升級。

隨著能服務的門店越來越多,華鼎的服務標準也會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對于未來的華鼎來說必將如虎添翼。
“2024將是華鼎重要的轉型年,我們需要讓越來越多的客戶知曉,華鼎不僅僅是做冷鏈倉配服務。隨著科技創新力量的增強,將助推動冷鏈物流擺脫傳統的運行方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轉型升級,未來華鼎冷鏈將持續投身數字化賦能,引領和推動物流冷鏈行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王君說,這是2024年華鼎的戰略定位。
2024年,華鼎將堅持兩個“方向”不動搖:
一是持續不斷擴大規模,預計到2026年,華鼎能實現2800個縣域的全覆蓋,同時在2027年,華鼎有望實現營收百億的目標。
二是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在不斷做好精細化和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讓客戶知曉華鼎不僅做倉配,接下來還會主動推進華鼎商家端,在這個過程中通過AI大數據生成客戶的月度服務報告,從而讓其更加直觀感受到華鼎倉配之外更強大的能力。同時華鼎的數字化管理也可以幫助客戶合理統籌物控人員數量,節省人工,這一切在未來都要實現。
此外,一個團結協作的團隊對于華鼎來說至關重要,目前華鼎已擁有1000多名優秀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枕戈待旦,“天、地、物”加上“人”,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發展優勢鏈。
這些關鍵詞,構成了深耕冷鏈下沉市場的“物流豫軍”——華鼎冷鏈。
歲序更替, 華章日新。
2024年已經啟幕,華鼎冷鏈對于2024年是如何規劃的?該公司CEO王君表示:聚勢·啟新。
華鼎,不僅僅是一家冷鏈倉配公司
了解自己,是立足行業的開端。
成立于2019年的華鼎冷鏈,前期致力于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對外呈現最多的業務形態是冷鏈倉配服務。
4年來,華鼎冷鏈為1200+連鎖餐飲品牌、凍品食材工廠等客戶提供了高效優質的冷鏈倉配、冷鏈運輸等,也在市場和行業里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但真正的華鼎,不僅僅是一家冷鏈倉配公司,而是以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為底盤的科技創新型冷鏈企業。
“華鼎未來要數字化賦能,全面提升冷鏈倉配效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在過去的四年里一直專心修煉內功。”王君稱。

中國的冷鏈物流起步并不晚,但是真正被重視并提出現代化冷鏈物流的時間卻不長。
王君認為,當前國內的冷鏈物流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冷鏈物流的變革和創新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最近幾年,資本的加持讓很多站在產業鏈上下游的玩家也紛紛進場。
中物聯冷鏈物流專委會統計,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總收入預計達到5170億元,同比增長5.2%。而此前的2021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剛突破4000億元。可以看出,整個物流細分領域中,冷鏈屬于增長較快的賽道。
專注冷鏈下沉市場的華鼎,就抓住食品冷鏈物流的風口,正一步步用實力刷新屬于自己的新高度。
目前,華鼎冷鏈已經在全國布局18個省級倉儲中心、倉儲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15000+輛冷鏈運輸車輛和2470條干支線路,串聯起了覆蓋全國83%以上縣鄉區域的冷鏈物流網絡,這對對于搭建社會化冷鏈協同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華鼎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版凍品Sysco”
對比標桿找差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全球最大的供應鏈企業——美國Sysco,目前市值達665億美元。華鼎的目標,就是要做“中國版凍品Sysco”。
雖然冷鏈行業發展很快,但巨大需求背后,履約配送仍然面臨著“散、小、亂、差”的難題,用戶經常會遇到溫度斷鏈、裝貨難、成本高、卷款潛逃等風險,整體狀況令人擔憂。
針對這些行業痛點,華鼎在過去4年里精心謀劃,面向全國布下了三張大網:
地網,是指華鼎在全國布局的18個倉儲中心,已覆蓋全國83%的縣鄉,每個倉覆蓋半徑大約350公里,這也是華鼎的云倉網;
天網,則是指華鼎投入近3億元研發的SaaS平臺;
物網,則在產業端,如澄明工業園以及內部的各生產廠家,其他地方合作的廠家,還有下沉的渠道客戶、前端的銷售關系等,這些資源構成了華鼎的物網。

華鼎的提前布局和未雨綢繆,讓他們成了行業內領先的一站式冷鏈服務提供商。現在,通過地網、天網和物網的協同作用,華鼎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業務增長和價值創造。
未來,華鼎會更加重視服務的精細化。
王君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如是闡述:對于服務過的每一家門店,華鼎都可以提供該門店所有商品庫存的周轉提醒,提升庫存周轉率。比如說庫存里有1000箱牛肉切片,而門店的消耗能力是一個月500箱,假如門店此時還想要進貨,華鼎會建議訂貨暫緩;假如門店一個月消耗牛肉切片的能力是1000箱,然而庫存里只剩下100箱,華鼎會提醒其趕緊補貨。
這種數字化精準服務,是華鼎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華鼎自成立以來,信息化研發團隊一直保持在150—200人左右,已投入將近3億元來持續提升信息化水平,來為客戶提供數據支撐。
“未來借助科技能力不斷提升服務體驗水平,仍然是華鼎重點深挖的方向。”王君說。

未來10年黃金期,數字化是高質量發展關鍵
冷鏈行業正在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
王君認為,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扶持和消費趨勢的推動,冷鏈必將大放異彩,消費轉型、渠道下沉、政策加碼等因素都將推動中國冷鏈物流的升級。
一方面,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將促使冷凍食品從初級原材料向半成品和成品轉移,同時冷凍食品也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另一方面,冷鏈物流市場的扁平化趨勢也在推進,這將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正是出于對未來中國冷鏈行業趨勢的精準判斷,2024年華鼎謀劃的這盤“大棋”才更加運籌帷幄,高瞻遠矚。
華鼎經過了前期的積累,目前的基礎設施可以送達全國2000個區縣,服務餐飲終端門店數量已超160000+,如此龐大的數量,想要完成所有訂單,靠人工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這種情況也在倒逼華鼎進行信息化升級。

隨著能服務的門店越來越多,華鼎的服務標準也會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對于未來的華鼎來說必將如虎添翼。
“2024將是華鼎重要的轉型年,我們需要讓越來越多的客戶知曉,華鼎不僅僅是做冷鏈倉配服務。隨著科技創新力量的增強,將助推動冷鏈物流擺脫傳統的運行方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轉型升級,未來華鼎冷鏈將持續投身數字化賦能,引領和推動物流冷鏈行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王君說,這是2024年華鼎的戰略定位。
2024年,華鼎將堅持兩個“方向”不動搖:
一是持續不斷擴大規模,預計到2026年,華鼎能實現2800個縣域的全覆蓋,同時在2027年,華鼎有望實現營收百億的目標。
二是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在不斷做好精細化和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讓客戶知曉華鼎不僅做倉配,接下來還會主動推進華鼎商家端,在這個過程中通過AI大數據生成客戶的月度服務報告,從而讓其更加直觀感受到華鼎倉配之外更強大的能力。同時華鼎的數字化管理也可以幫助客戶合理統籌物控人員數量,節省人工,這一切在未來都要實現。
此外,一個團結協作的團隊對于華鼎來說至關重要,目前華鼎已擁有1000多名優秀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枕戈待旦,“天、地、物”加上“人”,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發展優勢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