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五附院重癥醫學科、神經外科等多科室緊密聯動,醫護協同作戰,成功救治一例“超體重”顱內出血生命垂危的重癥患者,再一次證明了ICU不是鬼門關,相反,那里是無數急危重癥患者的生命重啟地。
47歲的男性患者牛牛(化名)于3小時前在無明顯誘因下突發頭痛,后出現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家屬急呼120后送入鄭州大學五附院急診科進行對癥治療和影像學檢查,檢查提示患者腦出血。為更好地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克服患者體重過大、轉移不便等問題,聯合家屬一起將患者轉入重癥醫學科。
重癥醫學科主任秦超立即組織神經外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進行了會診,確定治療手術方案。術前準備快速有序完成,患者安全送往手術室,從患者入院到手術共用時40分鐘,體現了醫院良好的合作診療水平。經過3小時的“左側顱內血腫清除術+腦脊液漏修補術(硬腦膜補片修補)+顱骨修補術+右側腦室外引流術+顱壓監護探極置入術”后轉回重癥醫學科。患者術后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氣管插管不耐管,Caprini評分表6分提示患者VTE風險高,出血風險評估高危,生命體征在急性期需要嚴格控制在要求范圍。
針對特殊患者的具體情況,護士長和領班、管床護士以及壓力性損傷小組立即討論了一系列的護理方案,除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正確實施各項治療和措施外也要時刻注意患者皮膚問題,由于患者體重達到將近400斤,日常的翻身頻率、體位引流的實施、無創血壓的測量、失禁性皮炎的預防、動靜脈的置管方法、褶皺處的皮膚護理等都需要特殊調整,護理要求格外頻繁和小心翼翼。注意事項的細節進行床旁交班,細節重點提醒,包括預防深靜脈血栓的一系列措施,預防壓力性損傷及失禁性皮炎的細節和具體方法,以及腸內營養及康復訓練的具體進度等等。面對如此的大塊頭,大家都繃緊了一根弦。
對重癥醫學科來說,腦出血患者在重癥醫學科內不算稀奇事,但如此重量級的腦出血病人不常見,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氣壓治療沒法做,翻身太困難,壓力性損傷和失禁性皮炎風險都很高,腸內營養和康復鍛煉如何開展。病情需要做CT,患者身體太寬,已經超出CT線圈的范圍,CT室機器能否因為患者的體重正常移動?氣管插管后期能否順利進行?胸片該如何拍?患者意識昏迷,完全沒法說話,更沒法配合活動,想搬動他都費勁。皮膚問題又該怎樣盡量避免?患者過于肥胖的體型給每一個治療環節都增加了難度,深靜脈穿刺、抽血、測血壓等都需特殊操作才能完成,每當進行各項檢查及翻身護理的時候,浩浩蕩蕩的搬運隊伍成了重癥醫學科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翻身與日常護理
在重癥醫學科對患者進行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下,已順利拔除氣管插管、腦室引流管及頭皮下引流管,皮膚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在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意識清醒,身體各項機能逐漸恢復,生命體征逐漸穩定下來,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

▲患者在康復科平穩恢復
科普園地
高血壓腦出血系一種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的神經系統常見疾病,近年來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若不幸患病,將嚴重影響日后的工作與生活,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壓力,而男性肥胖、吸煙、過多攝入食物及過少的運動、熬夜以及壓力過大等是非常危險的發病因素,應引起重視,腦出血該如何預防呢?

1、必須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做到定期檢查,采取服藥措施降低或穩定血壓,防止血壓突然增高。
2、發現動脈硬化,必須早期治療,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彈性。
3、精神必須樂觀。避免精神緊張和疲勞,防止動脈硬化和血壓上升。
4、必須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證足夠睡眠,避免過勞過累。
5、飲食必須清淡,少食動物脂肪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過多食。可多吃豆類、水果。蔬菜和魚類等,尤其對血壓較高、動脈硬化、血脂者更為重要。
6、必須忌煙酒。煙能加速動脈硬化的發展,對高血壓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痙攣。長期大量飲酒也會促使動脈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7、大便必須經常暢通,避免過度用勁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軟化糞便,以免血壓突然增高。
科室介紹:重癥醫學科

鄭州大學五附院重癥醫學科(ICU)組建于1997年。擁有一支專業性強、醫術精湛、技術嫻熟、服務優秀的醫護隊伍,具有現代化的層流病房及負壓病房,中心供氧、負壓吸引系統,每床配備功能防褥瘡氣墊床。現配有美國泰科PB系列及瑞士哈美頓系列呼吸機,瑞典Breas iSleep22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邁瑞PM9000多功能監護儀,美國GEM Premier 3000血氣分析儀,雅培、強生、羅氏系列血糖儀,浙大WZS-50F2微量注射泵,國產PTJ-767A醫用振動排痰機,雅博電動循環氣墊床,多功能監護床。重癥醫學科承擔著全院和院外轉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每年收治來自院內、外、婦、產、兒、急診、五官等各科及院外的危急重病患者1000余人,在診治重癥感染、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發性創傷、重癥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和圍手術期重危病人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重癥醫學科于2000年4月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光榮稱號,成為全國衛生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47歲的男性患者牛牛(化名)于3小時前在無明顯誘因下突發頭痛,后出現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家屬急呼120后送入鄭州大學五附院急診科進行對癥治療和影像學檢查,檢查提示患者腦出血。為更好地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克服患者體重過大、轉移不便等問題,聯合家屬一起將患者轉入重癥醫學科。
重癥醫學科主任秦超立即組織神經外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進行了會診,確定治療手術方案。術前準備快速有序完成,患者安全送往手術室,從患者入院到手術共用時40分鐘,體現了醫院良好的合作診療水平。經過3小時的“左側顱內血腫清除術+腦脊液漏修補術(硬腦膜補片修補)+顱骨修補術+右側腦室外引流術+顱壓監護探極置入術”后轉回重癥醫學科。患者術后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氣管插管不耐管,Caprini評分表6分提示患者VTE風險高,出血風險評估高危,生命體征在急性期需要嚴格控制在要求范圍。
針對特殊患者的具體情況,護士長和領班、管床護士以及壓力性損傷小組立即討論了一系列的護理方案,除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正確實施各項治療和措施外也要時刻注意患者皮膚問題,由于患者體重達到將近400斤,日常的翻身頻率、體位引流的實施、無創血壓的測量、失禁性皮炎的預防、動靜脈的置管方法、褶皺處的皮膚護理等都需要特殊調整,護理要求格外頻繁和小心翼翼。注意事項的細節進行床旁交班,細節重點提醒,包括預防深靜脈血栓的一系列措施,預防壓力性損傷及失禁性皮炎的細節和具體方法,以及腸內營養及康復訓練的具體進度等等。面對如此的大塊頭,大家都繃緊了一根弦。
對重癥醫學科來說,腦出血患者在重癥醫學科內不算稀奇事,但如此重量級的腦出血病人不常見,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氣壓治療沒法做,翻身太困難,壓力性損傷和失禁性皮炎風險都很高,腸內營養和康復鍛煉如何開展。病情需要做CT,患者身體太寬,已經超出CT線圈的范圍,CT室機器能否因為患者的體重正常移動?氣管插管后期能否順利進行?胸片該如何拍?患者意識昏迷,完全沒法說話,更沒法配合活動,想搬動他都費勁。皮膚問題又該怎樣盡量避免?患者過于肥胖的體型給每一個治療環節都增加了難度,深靜脈穿刺、抽血、測血壓等都需特殊操作才能完成,每當進行各項檢查及翻身護理的時候,浩浩蕩蕩的搬運隊伍成了重癥醫學科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翻身與日常護理
在重癥醫學科對患者進行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下,已順利拔除氣管插管、腦室引流管及頭皮下引流管,皮膚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在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意識清醒,身體各項機能逐漸恢復,生命體征逐漸穩定下來,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

▲患者在康復科平穩恢復
科普園地
高血壓腦出血系一種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的神經系統常見疾病,近年來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若不幸患病,將嚴重影響日后的工作與生活,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壓力,而男性肥胖、吸煙、過多攝入食物及過少的運動、熬夜以及壓力過大等是非常危險的發病因素,應引起重視,腦出血該如何預防呢?

1、必須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做到定期檢查,采取服藥措施降低或穩定血壓,防止血壓突然增高。
2、發現動脈硬化,必須早期治療,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彈性。
3、精神必須樂觀。避免精神緊張和疲勞,防止動脈硬化和血壓上升。
4、必須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證足夠睡眠,避免過勞過累。
5、飲食必須清淡,少食動物脂肪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過多食。可多吃豆類、水果。蔬菜和魚類等,尤其對血壓較高、動脈硬化、血脂者更為重要。
6、必須忌煙酒。煙能加速動脈硬化的發展,對高血壓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痙攣。長期大量飲酒也會促使動脈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7、大便必須經常暢通,避免過度用勁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軟化糞便,以免血壓突然增高。
科室介紹:重癥醫學科

鄭州大學五附院重癥醫學科(ICU)組建于1997年。擁有一支專業性強、醫術精湛、技術嫻熟、服務優秀的醫護隊伍,具有現代化的層流病房及負壓病房,中心供氧、負壓吸引系統,每床配備功能防褥瘡氣墊床。現配有美國泰科PB系列及瑞士哈美頓系列呼吸機,瑞典Breas iSleep22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邁瑞PM9000多功能監護儀,美國GEM Premier 3000血氣分析儀,雅培、強生、羅氏系列血糖儀,浙大WZS-50F2微量注射泵,國產PTJ-767A醫用振動排痰機,雅博電動循環氣墊床,多功能監護床。重癥醫學科承擔著全院和院外轉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每年收治來自院內、外、婦、產、兒、急診、五官等各科及院外的危急重病患者1000余人,在診治重癥感染、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發性創傷、重癥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和圍手術期重危病人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重癥醫學科于2000年4月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光榮稱號,成為全國衛生戰線上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