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糧食產業發展關系國計民生,更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錨定“農業強省”,備足金融“糧草”。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戰略定位,認真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力支持鄉村振興。
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延津。6月4日,筆者走進新鄉市延津縣,在夏糧收儲、種業安全和農資保障等環節中,探訪“中國第一麥”與金融服務的“三農”故事。
【信貸支持讓農戶“糧出手,錢到手”】
“多虧了銀行的274萬元貸款支持,我們收購小麥更有底氣了。”6月4日,談起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延津縣圣達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全臣很是感激,“眼下麥收已接近尾聲,我們也到了最忙的時刻——全力收購各收糧點和農民運來的小麥。”
周全臣介紹,他是延津縣魏邱鄉中魏邱村人,公司經營范圍是糧食購銷和倉儲等。目前,圣達麥業已購置2.6萬平方米的倉儲用地,陸續建設3個糧食倉庫、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由于收購價格公道,帶動附近農民售糧積極性,2023年收購量高達4萬噸。
巨大的收購量,也讓周全臣承受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從2018年開始,我辦理第一筆貸款68.6萬元,到現在274萬元,郵儲銀行這些年一直對我提供資金支持。”
得益于銀行的資金支持,周全臣不僅在當地收購糧食,還能到其他縣進行收購,且都是現金結算,實現了讓農戶“糧出手,錢到手”。
“農民辛苦了大半年,得讓他們第一時間拿到現金,貸款支持收購小麥,也是我們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做的貢獻。”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每年都要拿出超百億元的資金用于夏糧收購,支持全省各地的小麥收儲工作。
【助力種業生產,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對于糧食生產而言,種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做好信貸支持夏糧收購的同時,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也積極支持種子生產相關工作,助力種業公司牢牢把種子安全攥在自己手中。
走進延津縣文巖街道大譚村,巨大的制種倉庫和晾曬的種子讓人無比震撼。“這只是收購的一部分種子,離每年1500萬公斤的收購量還遠著呢。”河南興華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建中介紹,目前僅在大譚村就建設了種植基地10余個,帶動50余人就業,輻射周邊將近60個村莊的小麥種植。
農民從種植基地購買安全可靠的種子,小麥成熟后基地再進行回收,河南興華種業在種子購買、種植、回收等方面形成了全鏈條服務。張建中的種子畝產最高能達到1500斤,且種植小麥種子比一般商品麥至少高0.15元,老百姓每畝地比一般商品麥多收入200元到300元,當地的老百姓親切地說:“種興華種業的種子,省事、省心、收入高!”
由于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張建中的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與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合作7年來,每年6月都會使用貸款充實種子回收資金,貸款也從30萬元、上百萬元到今年的300萬元。
同時,為了保證貸款的正常投放,郵儲銀行新鄉市分行按照省行的要求,通過線上作業、優化流程等方式保證了貸款的即時到賬。特別是三年疫情防控期間,郵儲銀行的貸款支持,不僅保證了興華種業的正常收購,也保證了老百姓的售糧款及時到賬。
【提升質效,服務農資生產實現“潤物細無聲”】
不僅服務小麥購銷及種子收購,小麥、玉米等作物所需的農資生產中也處處有金融機構的影子。
談起郵儲銀行對農資銷售的支持,在延津農資物流園經營化肥生意的趙順亮深有感觸:“我的貸款從往年的5萬元、10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80萬元,緩解了資金緊張問題。”
春爭日,夏爭時。趙順亮介紹,現在麥收已接近尾聲,夏播陸續進行,玉米、花生等秋糧及時用肥特別關鍵,一旦錯過時機就會影響作物生長。與以前不同,現在的化肥等農資都是淡儲旺銷,需要提前備貨,銀行貸款的及時支持,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可以讓他有更大的空間讓利于農民。
比起拿到貸款,趙順亮更看重貸款的發放效率,“以前要反復提交材料并核查,各種手續一大堆,較為繁瑣。現在,貸款申請、支用、還款等環節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大大減少了奔波時間。”
這只是郵儲銀行高效服務的一個縮影。郵儲銀行新鄉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一直在提升服務質效,2/3以上的業務都實現了線上操作,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夏糧貸、農資貸、信用貸、產業貸等,我們在不斷創新信貸產品的同時,將金融服務從糧食生產延伸到種植、生產、銷售、加工等各個環節。”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服務糧食生產和鄉村振興等,該行正有序推進農戶建檔立卡、評級授信,搭建農村信用體系,拓寬“三農”融資渠道,由服務“小農戶”向服務“大三農”轉變,由農戶主動申請向銀行主動授信轉變,由傳統的服務糧食收購向服務糧食經濟全鏈條轉變。(來源:河南日報)
錨定“農業強省”,備足金融“糧草”。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戰略定位,認真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力支持鄉村振興。
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延津。6月4日,筆者走進新鄉市延津縣,在夏糧收儲、種業安全和農資保障等環節中,探訪“中國第一麥”與金融服務的“三農”故事。
【信貸支持讓農戶“糧出手,錢到手”】
“多虧了銀行的274萬元貸款支持,我們收購小麥更有底氣了。”6月4日,談起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延津縣圣達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全臣很是感激,“眼下麥收已接近尾聲,我們也到了最忙的時刻——全力收購各收糧點和農民運來的小麥。”
周全臣介紹,他是延津縣魏邱鄉中魏邱村人,公司經營范圍是糧食購銷和倉儲等。目前,圣達麥業已購置2.6萬平方米的倉儲用地,陸續建設3個糧食倉庫、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由于收購價格公道,帶動附近農民售糧積極性,2023年收購量高達4萬噸。
巨大的收購量,也讓周全臣承受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從2018年開始,我辦理第一筆貸款68.6萬元,到現在274萬元,郵儲銀行這些年一直對我提供資金支持。”
得益于銀行的資金支持,周全臣不僅在當地收購糧食,還能到其他縣進行收購,且都是現金結算,實現了讓農戶“糧出手,錢到手”。
“農民辛苦了大半年,得讓他們第一時間拿到現金,貸款支持收購小麥,也是我們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做的貢獻。”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每年都要拿出超百億元的資金用于夏糧收購,支持全省各地的小麥收儲工作。
【助力種業生產,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對于糧食生產而言,種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做好信貸支持夏糧收購的同時,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也積極支持種子生產相關工作,助力種業公司牢牢把種子安全攥在自己手中。
走進延津縣文巖街道大譚村,巨大的制種倉庫和晾曬的種子讓人無比震撼。“這只是收購的一部分種子,離每年1500萬公斤的收購量還遠著呢。”河南興華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建中介紹,目前僅在大譚村就建設了種植基地10余個,帶動50余人就業,輻射周邊將近60個村莊的小麥種植。
農民從種植基地購買安全可靠的種子,小麥成熟后基地再進行回收,河南興華種業在種子購買、種植、回收等方面形成了全鏈條服務。張建中的種子畝產最高能達到1500斤,且種植小麥種子比一般商品麥至少高0.15元,老百姓每畝地比一般商品麥多收入200元到300元,當地的老百姓親切地說:“種興華種業的種子,省事、省心、收入高!”
由于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張建中的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與郵儲銀行延津縣支行合作7年來,每年6月都會使用貸款充實種子回收資金,貸款也從30萬元、上百萬元到今年的300萬元。
同時,為了保證貸款的正常投放,郵儲銀行新鄉市分行按照省行的要求,通過線上作業、優化流程等方式保證了貸款的即時到賬。特別是三年疫情防控期間,郵儲銀行的貸款支持,不僅保證了興華種業的正常收購,也保證了老百姓的售糧款及時到賬。
【提升質效,服務農資生產實現“潤物細無聲”】
不僅服務小麥購銷及種子收購,小麥、玉米等作物所需的農資生產中也處處有金融機構的影子。
談起郵儲銀行對農資銷售的支持,在延津農資物流園經營化肥生意的趙順亮深有感觸:“我的貸款從往年的5萬元、10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80萬元,緩解了資金緊張問題。”
春爭日,夏爭時。趙順亮介紹,現在麥收已接近尾聲,夏播陸續進行,玉米、花生等秋糧及時用肥特別關鍵,一旦錯過時機就會影響作物生長。與以前不同,現在的化肥等農資都是淡儲旺銷,需要提前備貨,銀行貸款的及時支持,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可以讓他有更大的空間讓利于農民。
比起拿到貸款,趙順亮更看重貸款的發放效率,“以前要反復提交材料并核查,各種手續一大堆,較為繁瑣。現在,貸款申請、支用、還款等環節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大大減少了奔波時間。”
這只是郵儲銀行高效服務的一個縮影。郵儲銀行新鄉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一直在提升服務質效,2/3以上的業務都實現了線上操作,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夏糧貸、農資貸、信用貸、產業貸等,我們在不斷創新信貸產品的同時,將金融服務從糧食生產延伸到種植、生產、銷售、加工等各個環節。”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服務糧食生產和鄉村振興等,該行正有序推進農戶建檔立卡、評級授信,搭建農村信用體系,拓寬“三農”融資渠道,由服務“小農戶”向服務“大三農”轉變,由農戶主動申請向銀行主動授信轉變,由傳統的服務糧食收購向服務糧食經濟全鏈條轉變。(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