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郭丁然
內河航運具有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優勢。鐵路運輸其特點是運送量大,速度快,成本較低,一般又不受氣候條件限制。公路運輸則具備原始投資少、運送時間路線靈活等優勢。如何將三者的優勢進行有效結合?
6月19日,淮濱疏港鐵路項目正式在鄭州簽約。
作為河南構建“公鐵水”一體化綜合交通網絡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這標志著河南省在暢通“豫貨出海”通道上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預示著淮濱乃至信陽地區物流運輸與臨港經濟即將迎來全新篇章。

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公鐵水”綜合運輸網
6月19日,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信陽市淮濱縣在鄭州正式簽約淮濱疏港鐵路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作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河南鐵建投集團、淮濱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項目,積極打造信陽港·淮濱中心港鐵路專用線的重要舉措。
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向明、淮濱縣委書記谷光亞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疏港鐵路,作為連接大型港口的鐵路線,它承擔著港口貨物的快速集散功能,是港口物流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建設,正是為了打通這一關鍵環節,確保貨物能夠高效、順暢地進出港口。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全長約11.9公里,是京九鐵路線上為連接港口而建的專用鐵路線。該鐵路線從京九線淮濱站北端接出,通往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區,旨在打通鐵路運輸的“最后一公里”,服務淮濱港口碼頭“公鐵水”集疏運和臨港產業發展需求。
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區域內公路、水路相融合的通道形成,專用鐵路的建設成為了完善交通體系的最后一塊拼圖。這一項目的實施,將使得“公鐵水”多式聯運成為可能,大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公鐵水”多式聯運,形成“三位一體”綜合交通運輸網。項目的建設將為信陽市乃至河南省的貨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做好港口經濟文章,打造內陸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
內河航運是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能大、成本低、耗能低、污染小的特點。
近年來,河南深入推動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建設交通強省,加快補齊內河航運短板,并將其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2023年9月,河南省發布了《關于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勾勒出了河南省內河航運的雄偉藍圖。其中提出,2025年形成3個以上千億級臨港型產業集群,2035年形成10個以上千億級臨港型產業集群,臨港經濟初具規模,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
簽約儀式上,河南鐵建投集團副總經理劉向明強調,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啟動,不僅是對國家與地方相關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承載著對接發達地區、激活革命老區潛能的歷史使命。
淮濱,作為豫南璀璨的水運明珠,憑借淮濱中心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正逐步構建起聯通中原與長江經濟帶的快速通道。
“淮濱是淮河內河航運出發點、豫貨出海集散地,淮濱中心港是中原進入長江距離最近、船閘最少、通航能力最強、單船停靠能力最大、到達沿海時效最快捷的港口,累計開通集裝箱航線10條,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翻番完成3.6萬標箱,2024年以來已突破2萬標箱,同比增長97%,正打造內陸融入長三角的先行區。”淮濱縣委書記谷光亞說,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提升淮濱中心港的貨物吞吐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俗話說長江十船走,三艘淮濱造。”谷光亞介紹,淮濱現有河南省最大的造船產業基地,擁有船艇生產研發企業8家,相關配套企業23家。2023年淮濱當地造船首次突破620艘、產值突破40億元,自主研發設計的豪華游艇、水上超跑等高端產品供不應求。
此外,淮濱正在建設總投資120億元的淮河流域最大的內河船艇制造基地。他表示,未來淮濱還將依托專用鐵路在毗鄰區域配套綜合開發用地,發展倉儲物流、加油加氣、新能源等臨港產業,也期待與鐵建投開展更多合作。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建設,是構建內河航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步驟。該項目不僅能夠進一步優化淮濱港口的物流運輸結構,提升物流效率,還將有力推動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淮濱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河南鐵建投專用鐵路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紅巖說。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建成投運后,將為淮濱縣乃至信陽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內河航運具有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優勢。鐵路運輸其特點是運送量大,速度快,成本較低,一般又不受氣候條件限制。公路運輸則具備原始投資少、運送時間路線靈活等優勢。如何將三者的優勢進行有效結合?
6月19日,淮濱疏港鐵路項目正式在鄭州簽約。
作為河南構建“公鐵水”一體化綜合交通網絡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這標志著河南省在暢通“豫貨出海”通道上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預示著淮濱乃至信陽地區物流運輸與臨港經濟即將迎來全新篇章。

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公鐵水”綜合運輸網
6月19日,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信陽市淮濱縣在鄭州正式簽約淮濱疏港鐵路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作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河南鐵建投集團、淮濱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項目,積極打造信陽港·淮濱中心港鐵路專用線的重要舉措。
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向明、淮濱縣委書記谷光亞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疏港鐵路,作為連接大型港口的鐵路線,它承擔著港口貨物的快速集散功能,是港口物流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建設,正是為了打通這一關鍵環節,確保貨物能夠高效、順暢地進出港口。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全長約11.9公里,是京九鐵路線上為連接港口而建的專用鐵路線。該鐵路線從京九線淮濱站北端接出,通往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區,旨在打通鐵路運輸的“最后一公里”,服務淮濱港口碼頭“公鐵水”集疏運和臨港產業發展需求。
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區域內公路、水路相融合的通道形成,專用鐵路的建設成為了完善交通體系的最后一塊拼圖。這一項目的實施,將使得“公鐵水”多式聯運成為可能,大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公鐵水”多式聯運,形成“三位一體”綜合交通運輸網。項目的建設將為信陽市乃至河南省的貨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做好港口經濟文章,打造內陸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
內河航運是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能大、成本低、耗能低、污染小的特點。
近年來,河南深入推動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建設交通強省,加快補齊內河航運短板,并將其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2023年9月,河南省發布了《關于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勾勒出了河南省內河航運的雄偉藍圖。其中提出,2025年形成3個以上千億級臨港型產業集群,2035年形成10個以上千億級臨港型產業集群,臨港經濟初具規模,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
簽約儀式上,河南鐵建投集團副總經理劉向明強調,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啟動,不僅是對國家與地方相關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承載著對接發達地區、激活革命老區潛能的歷史使命。
淮濱,作為豫南璀璨的水運明珠,憑借淮濱中心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正逐步構建起聯通中原與長江經濟帶的快速通道。
“淮濱是淮河內河航運出發點、豫貨出海集散地,淮濱中心港是中原進入長江距離最近、船閘最少、通航能力最強、單船停靠能力最大、到達沿海時效最快捷的港口,累計開通集裝箱航線10條,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翻番完成3.6萬標箱,2024年以來已突破2萬標箱,同比增長97%,正打造內陸融入長三角的先行區。”淮濱縣委書記谷光亞說,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提升淮濱中心港的貨物吞吐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俗話說長江十船走,三艘淮濱造。”谷光亞介紹,淮濱現有河南省最大的造船產業基地,擁有船艇生產研發企業8家,相關配套企業23家。2023年淮濱當地造船首次突破620艘、產值突破40億元,自主研發設計的豪華游艇、水上超跑等高端產品供不應求。
此外,淮濱正在建設總投資120億元的淮河流域最大的內河船艇制造基地。他表示,未來淮濱還將依托專用鐵路在毗鄰區域配套綜合開發用地,發展倉儲物流、加油加氣、新能源等臨港產業,也期待與鐵建投開展更多合作。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的建設,是構建內河航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步驟。該項目不僅能夠進一步優化淮濱港口的物流運輸結構,提升物流效率,還將有力推動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淮濱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河南鐵建投專用鐵路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紅巖說。
淮濱疏港鐵路項目建成投運后,將為淮濱縣乃至信陽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