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客服稱經濟艙機票已售罄 市民購買推銷的機酒套餐
劉女士計劃春節期間一家四口到海南三亞旅游,在前不久登錄途牛旅游APP購買春運期間2月12日的機票,卻發現只有頭等艙和商務艙機票,價格都在1萬元以上,并且這些僅剩的機票還突出顯示“持續漲價中”。
劉女士撥打途牛客服咨詢,客服表示經濟艙機票已售罄,如果選擇包含機票和酒店的機酒套餐,會更劃算些。于是劉女士接受了客服建議的7天6晚自由行套餐(機票+酒店),一家四口花了近5萬元。
幾天后,劉女士登錄航旅縱橫APP查詢航班基本信息,卻意外發現2月12日當天從北京飛往三亞的航班有多個航班的多張經濟艙機票待售。為了驗證信息,劉女士又致電海航客服,證實該航班的經濟艙確實有余票可以購買。那為什么之前在途牛旅游APP上完全看不到?劉女士懷疑,途牛方面利用信息不對稱,或存在所謂的“捂票”嫌疑,以推銷自己的機酒套餐。
劉女士在事后試圖與途牛方面進行交涉,但途牛方面“沒有正面回應,并且態度不佳”。途牛媒體關系總監檀璐琳就此事在答復經濟之聲時則表示,“沒有,因為會有很多客人實時查看機票信息,(有票不放)不好操作。”
【建議】
代理網站信息并非最全
自己要多上官網看看
由于懷疑自己可能“買貴了”,劉女士在隨后不斷關注航旅縱橫APP和各大機票代理銷售平臺,結果發現,航旅縱橫APP上顯示的余票信息和去哪兒、攜程以及途牛等平臺上顯示的余票信息會出現不一樣。劉女士問,難道還存在“集體同步捂票”的行業潛規則嗎?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和旅游專家劉思敏均認為,這不外乎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航空公司突然向代理商放出經濟艙票;第二種是有大型旅游團退了一部分經濟艙票。
有航空公司市場部的銷售人員也透露,第一種情況的確可能存在,“把經濟艙鎖了不賣然后后面再放出來”,這屬于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措施。劉思敏認為,與鐵路系統不同,民航業是高度競爭的市場。李曉津則表示,目前國內機票訂票信息確實是不透明的,但它又是合理、合法的,一定程度上屬于商業機密。
民航業內人士“沉舟”總結,可能多數消費者存在一個認知上的誤區,就是“以為途牛、攜程、去哪兒這些網站上的機票信息就是最全的”,其實不然。出于商業競爭的考慮,絕大多數機票代理網站在告知“無票”時,并不會強調是自己沒有可代理銷售的余票了,易對消費者形成誤導。
他建議,消費者還是需要到航空公司官網上去看一看余票和價格,并且官網上經常會有相對有保障的低價機票。而機票代理平臺的優勢是,“你在買機票的同時還能一并預訂其他一些附加產品和服務”。
【延伸】
春運期間乘飛機的人數
今年有望突破千萬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1月15日,全國開售2月13日火車票,正是春節前最高峰時段。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所副所長朱建生說,春運火車票開售以來,“90后”買票人數占總人數47.8%,比去年增加了11個百分點,“70后”“80后”分別減少了3個和4.7個百分點。
除了火車,現在乘飛機的人越來越多,去年春節期間達到984萬人次。據攜程旅行網預計,這一數字在今年有望突破千萬。
根據攜程現有的預訂情況看,飛往三亞、海口、廈門等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機票非常搶手。其中,三亞正月初一前后的飛機票基本很難預訂到。
朱建生說,到目前為止12306網站運行非常平穩。其中,1月11日全天共售出1029.7萬張車票,創歷年新高,整個網站包括手機客戶端的用戶體驗非常平穩。
攜程旅游預測,2018年春節將成旅游過年、出國過年“史上最熱”春節,國內游、出境游人數將創新紀錄。預計春節期間全國接待游客將近4億人次,出境游人數在600萬以上。
來源:新華社、央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