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高校間的挖人大戰愈演愈烈,有的高校甚至開出了800萬房補、100萬年薪的天價。在挖人大戰中,一些中西部大學被挖得“傷筋動骨”,還催生了一批“職業跳槽教授”。
高校間的競爭也是師資隊伍的競爭,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對于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大學影響力至關重要。大學教師不同于市場領域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其流動秩序會對高等教育整體秩序產生影響,合理的競爭機制,有利于維護人才的價值,激發人才成長涌現的活力。“挖人”唯財是舉,容易導致惡性競爭,讓一些處于競爭弱勢的高校人才流失加劇,辦學處于更弱的境地,使他們徹底失去人才培養的底氣。
客觀地說,絕大部分知名學者的成長固然有個人努力的因素,卻離不開所在高校長期的培養。當他們成為“果實”被其他高校“挖走”,受益的只是其個人顯然是不公正的。對于高校的“挖人大戰”,有必要給予適度行政干預,遏制為搶人無度投注加碼的不良做法,確保人才競爭秩序合理公平。
作者: 如今,高校間的挖人大戰愈演愈烈,有的高校甚至開出了800萬房補、100萬年薪的天價。在挖人大戰中,一些中西部大學被挖得“傷筋動骨”,還催生了一批“職業跳槽教授”。
高校間的競爭也是師資隊伍的競爭,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對于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大學影響力至關重要。大學教師不同于市場領域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其流動秩序會對高等教育整體秩序產生影響,合理的競爭機制,有利于維護人才的價值,激發人才成長涌現的活力。“挖人”唯財是舉,容易導致惡性競爭,讓一些處于競爭弱勢的高校人才流失加劇,辦學處于更弱的境地,使他們徹底失去人才培養的底氣。
客觀地說,絕大部分知名學者的成長固然有個人努力的因素,卻離不開所在高校長期的培養。當他們成為“果實”被其他高校“挖走”,受益的只是其個人顯然是不公正的。對于高校的“挖人大戰”,有必要給予適度行政干預,遏制為搶人無度投注加碼的不良做法,確保人才競爭秩序合理公平。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