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我省大部地區氣溫下降很多。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這也恰恰印證了今冬最冷時節的到來。但是,您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分明是如此寒冷的天氣,可是街上總能看到穿著單薄的行人。且不說寧愿凍人也要美麗的俊男靚女,有些中老年人穿的也很薄,難道自己“年老體衰”?
“怕冷并不是因為老了,而是體內‘陽氣不足’的一種表現。”河南中醫藥大學三附院康復科主任胡斌博士說,中醫認為,陽氣乃人的生命之氣,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同時,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也就是說天氣、氣候等外界環境與人是一個整體,外界氣候的變化必然對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寒氣成為天氣的主導后,人體內的經脈也會隨之而收引,氣血運行也會隨之減慢,必然使人們感到手足不溫而涼。多加衣服后,仍四肢不溫,這就是陽氣不足的信號了。
據胡斌介紹,陽氣不足之人,首先會怕冷,別人穿短袖,他卻穿長袖。無論夏冬,手腳冰涼,這種冰涼和冬天冷是不一樣的。五臟會各有虛像:如易疲勞、乏力、感冒、氣短、懶言、胸悶、心慌、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大便溏泄、肥胖、脂肪肝、全身關節疼痛變形、關節僵硬、關節腫脹、腰膝酸軟、小便頻數、腫瘤、女子宮寒不孕、痛經、男子遺精、早泄等。
如何應對怕冷?胡斌說,對于陽氣不足體質差的人群或老年人,想要手腳保暖,需要比旁人的著裝早一個節氣。這類人群因陽氣不足,比常人更怕冷,一定要做好腿、腳的保暖,下肢的保暖做得好,全身容易暖和些。
陽氣不足,無力推動氣血,也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胡斌說,適當的運動,能夠調動周身氣血,加強氣血的流動,經絡得以濡養,也能夠改善陽虛的體質,如快走步、騎自行車、跳繩、打球等。
“艾為純陽之物,最適合補元氣。老百姓有句老話‘吃藥一籮筐,不如艾灸一炷香’就是這個意思。”胡斌說,怕冷人群、上班族、夜貓子族、亞健康人群及老人等,都適合艾灸。甚至健康人群,也可以通過艾灸保健防身,達到防未病的養生功效。
胡斌推薦一個外用御寒方:取陳艾30克、花椒10克、青鹽3克、生姜汁300毫升,煮水,泡腳、泡手20~40分鐘,根據汗出的多少決定時間。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切記:微微出汗,勿大量出汗。做到恰到好處,循序漸進。
作者:大河報記者林輝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