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周廣現/文圖
通許縣豎崗鎮中心小學建于1942年,因地勢低洼,再加上學校內部和附近道路上的排水系統有問題,25年來,每逢雨季,學校都要被淹。豎崗村的胡建峰獲悉此情后,于去年8月出資33萬多元,對學校內的排水管網和學校附近道路上的排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工程完工后,去年秋季,當地雨下個不停,該校也沒被淹。
學校師生對胡建峰的善舉交口稱贊,近日,通許縣進行“新鄉賢”的評選,欲對鄉村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進行表彰,豎崗鎮推薦的唯一一名“新鄉賢”代表就是胡建峰。
從道路上下了坡進入該小學內,越往后走地勢越低,在學生宿舍門前,甚至建了一道水泥斜坡。“我們學校建于1942年,因年代久遠,再加上學校附近村民把自家院子墊得越來越高,現在學校最低處比外面道路低了一米多。由于排水不暢,學校逢雨就淹,已經被淹了25年。”豎崗鎮中心小學校長張少華說,下雨時,為了不讓雨水倒灌進教室和學生宿舍,學校買了兩臺抽水泵往外排水。他也多次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此事,但由于當地不少學校的基礎設施不完善,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該事遲遲沒有解決。去年7月,豎崗村的胡建峰找到他說,想把學校內部和附近道路上的排水管網進行徹底維修,同時把學校門前的道路鋪成水泥路,聞聽此言,他“高興得不得了”。
胡建峰對此次排水管網改造標準定得很高,路兩邊的排水溝挖了兩米多深,排水管道直徑都在一米以上。為了不給學校和附近村民增添麻煩,施工時所耗費的水、電費也是由胡建峰個人來承擔。
“去年8月底工程完工后,秋季有一段時間,這里經常下雨,但由于胡建峰所修的排水管網排水非常通暢,學校沒有被淹。”張少華說,該校1942年就是由當地的開明人士捐資建設的,現在胡建峰又投巨資為學校解決排水問題,這一善舉,廣大師生都會銘記在心頭。
“幫學校做事,做多少都不為過。”3月7日上午,在豎崗鎮中心小學校內,44歲的胡建峰說,豎崗鎮中心小學是他的母校,雖然他不富有,但他仍想給母校做一點貢獻。
胡建峰說,他也非常感謝豎崗鎮政府和村里的百姓,在他給學校維修下水管網和道路時提供了不小的幫助,特別是維修道路時,一些村民家的樹需要砍伐,他們二話不說就把樹砍了,也沒向他要任何賠償。下一步,他準備對豎崗村內坑洼不平的道路進行整治。
豎崗鎮武裝部部長、宣傳委員張紅軍說,由于胡建峰事跡突出,去年被縣里評為捐資助學先進個人。近日,縣里舉行“新鄉賢”評選工作,豎崗鎮只推薦了一個人,就是胡建峰。
來源:大河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