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一年入兩次春的嗎?當百花逐漸盛開,楊柳含翠帶煙,春天已經棲息在枝頭了,卻被一場風雨吹打而去,冬天以“倒春寒”的名義強勢介入,被逼走的春天不得不等候良機,再重新隨著東風歸來。
今年我省的情況便是如此。連續多日的低溫、陰雨天氣,又把寒冬請回來,我省不少地方還出現了晚霜凍。不過,今天就是第四個節氣——春分了,將來一段時間我省將步入平穩的升溫期,從今天開始,我省將再次開始入春的步伐。
【事件】上次“入春”不算數我省需再來一次
好不容易入春了,卻被判定不算數,必須重來一次,這個是什么道理?這一切,都要從入春的氣象學標準說起。目前氣候季節劃分指標的依據是候溫法,我國古代將5天稱為一候,候溫即5天的平均氣溫。但在氣候季節劃分中,并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日的滑動平均值,即以當天及前4天為一組計算平均值。
根據《氣候季節劃分》,春季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如果滿足條件,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于10℃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
省氣候中心相關人士分析說,其實早在3月10日,我省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正式入春了。當時僅有豫北的個別地方還未入春,但到了3月12日前后,林州等還未入春的地區,也已邁入了春天的行列。數據可以說明問題,3月10日,我省的平均氣溫是10.6℃,到3月14日,達到17.7℃。這5天的滑動平均值,已經超過了10℃,而入春的起始日,便是3月10日。
但是,從3月15日開始的冷空氣活動,讓日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以鄭州市為例,3月14日,平均氣溫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值——19.2℃,但到了3月15日,已降至11.8℃。之后繼續下滑,到3月16日陡降至6.9℃。3月17日,則是6.8℃,3月18日,5.3℃,3月19日,7.9℃。從3月15日至3月19日,這5天的滑動平均值已經不滿足入春條件。
這場“亂入”的冷空氣,讓我省回到冬天。上述人士說,即便是地理位置最靠南的信陽,氣溫也出現了大幅度下跌和長時間低位徘徊的現象。全省100多個氣象站,幾乎全部一雨入冬。
【分析】冷空氣拉低日均氣溫5天滑動均值不符合條件
既然已經入春,怎有無效一說?這又是什么依據?省氣候中心上述人士說,這是嚴格按照《氣候季節劃分》相關標準確定的。雖然目前對四季的劃分有天文、氣象、節氣、農歷、物候等多種方法,但均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需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是不符合實際的。唯有候溫劃分法,較為貼合實際,也比較客觀。而5日滑動平均法,可消除不穩定的波動,顯示出溫度變化的平穩性,充分利用熱量資源,為氣象界所接受。
《氣候季節劃分》對不同季節起始
日有一個二次判斷標準。如果初次5日連續過程后,滑動平均氣溫序列有不滿足季節指標的,則需計算至序列再次連續5日滿足季節指標。受上次強冷空氣影響,我省出現了5日氣溫滑動平均值低于10℃的情況,這也宣告了首次入春的無效。
那么,下次入春,又是什么時候?上述人士說,嚴格意義上說,要等到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值計算出來后,才能確定首日為入春日期,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一般情況下,可根據未來一段時間的氣溫變化情況,提前預判入春時間。
隨著冷空氣的過境,我省將再次步入升溫的節奏。到本周末,最高氣溫將再度升到20℃以上。以鄭州為例,本周末最高氣溫在20℃以上,下周一更是有望突破25℃。我省的日平均氣溫,也將很快回到1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隨著春分節氣的拉開帷幕,我省將再度開始步入春天。
這還意味著桃紅杏白、油菜花黃、梨花帶雨,意味著斜飛燕子歸來、處處鳥語花香。春天的畫卷,將徹底展開,大家可以大飽眼福了。
記者:大河報 劉瑞朝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