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是第23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開展終結結核行動,共建共享健康中國”。
24日上午,由河南省衛生計生委、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疾控中心、鄭州市衛計委主辦,河南省傳染病醫院(鄭州市六院)、鄭州市結核病防治所承辦,鄭州大學、鄭州市健康教育所等協辦的大型高校結核病防治宣傳系列活動在鄭州大學東門廣場隆重舉行。
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
現場
30000余人參與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河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黃紅霞,鄭州大學副校長谷振清,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柴丹,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寶林等領導蒞臨現場,在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馬淑煥、副院長李新月以及鄭州大學和高新區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在鄭州大學法學院報告廳觀看2018年“青春護航 健康同行”省會高校大學生結核病防控知識競賽并為現場為獲獎的優秀隊伍頒發獎項。
上午十點,與會領導移步來到鄭州大學東門的主會場出席科普宣傳活動,為榮獲年度“最美防癆人”稱號的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慰問積極參加此次宣傳活動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據了解,當天共有包括師生和市民在內的30000余人到達現場參與活動,共發放宣傳材料30000余份,活動現場通過專家義診,放置宣傳板塊、條幅和發放宣傳單、等形式進行肺結核的防治宣傳。
在活動現場,來自鄭州全市的25家省、市、區級醫療單位,醫務人員約300余人共同參與了高校結核病防治宣傳活動,作為長期奮戰在我省防癆抗癆前沿陣地和結核病防治的中堅力量,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在活動當天組織了由呼吸、肝病、皮膚、感染、營養、耳鼻喉等科室專家和醫務人員30余人構成的醫療服務團隊,現場開展義診、咨詢、結核病防治知識宣教。
形勢
學生群中發病率有所抬頭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雖然近年來隨著防控和衛生宣傳力度的加大,肺結核的發病率逐漸走低,但在學生群眾中的發病率卻有抬頭趨勢。
由于學習負擔重、壓力大、經常熬夜、精神緊張,加上生活不規律、營養不良、體能鍛煉少等因素影響,一旦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容易患結核病。
做好學生群體的結核病防控,在學生中開展結核病的防治宣傳,對于普及全民結核病防治知識和技能,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此次省市共同舉辦大型高校結核病防治宣傳系列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引起公眾,特別是學生群體對結核病防治的高度重視,加強校園肺結核知識宣傳普及力度,引導更多人主動參與到結核病防控工作中,達到校園結核病疫情“零聚集”的效果,營造安全、健康校園環境的同時,也將極大助力推進健康中原建設,為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提醒
絕大多數病人都能治好
“發現傳染性肺結核病人不需恐慌,規范用藥2-3個星期,一般就可控制其傳染性,且90%以上的病人能夠治好”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五科副主任醫師黃慶紅提醒,千萬不能治治停停,以免復發、耐藥甚至死亡。
如果咳嗽、咳痰超過兩個星期,有時痰中帶血絲,伴低燒、盜汗等癥狀,應警惕是否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當地的專業傳染病醫院就診。
此外,每個人都應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要避開他人;工作、生活的場所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預防結核病的發生;與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的家人、同事、同學等應到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相關檢查,必要時預防性服藥,減少結核病的發生;新生兒(至少在1歲以內)接種卡介苗,在預防結核病,特別是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病等方面具有相當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