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歲的“漸凍人”朱小強患上了肺炎,努力發出的彈舌聲是他與母親交流的方式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
她夢到大兒子朱小強沒了,還沒來得及哭,聽到“?兒,?兒”的彈舌聲,條件反射般地醒來。36歲的“漸凍人”朱小強正在用唯一能發出聲音的器官向母親求助。
【現在】
“漸凍人”哥哥患上肺炎
靠彈舌向母親發出求助
3月26日上午,窗外陽光明媚。醫院的空氣并不算好,病床令空間看上去有些擁擠,一些病人在沉睡,“漸凍人”朱小強被折疊床支撐著半坐起來。他的母親呂愛梅,正拿著一根細細軟管插進朱小強切開的喉管,“滋兒”吸出一口痰來。
“漸凍人”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甚至癱瘓,身體像被冰雪凍住一樣——不能行走、不能說話、不能吞咽,直至不能呼吸。其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三,屬于世界罕見病。
朱小強和弟弟朱小猛都是“漸凍人”,是很多人眼中愛笑、會唱歌的“河南漸凍人兄弟”。
身患肺炎接受切喉插管后,朱小強的鼻子已經不能呼吸,他的生命很大程度上就靠媽媽的關注維系。一次,呂愛梅剛剛關掉呼吸機,一扭頭,朱小強已經開始翻白眼了,呂愛梅慌忙把痰吸出,才救了兒子一命。
“我,媽媽,頂,半,個,護士。”呂愛梅按著喉管,朱小強艱難地發出聲音,母親一松手那機械般的聲音消失了,變成無聲唇語。他求助的唯一動作,就是斜著眼睛看向母親,“?兒?兒”地彈舌呼喚。
【曾經】
在有奔頭的日子里
他拼命唱歌直播做公益
時間向前推8個月,朱小強差一點兒就“很幸福”了。他準備著,在十一前后迎娶“追”了自己半年的姑娘,如果可能再生個寶寶。
一切看起來都是有奔頭的。
白天,呂愛梅騎著三輪車帶著兄弟倆到鄭大一附院附近“賣唱”,中午喝一碗8元的面條,兄弟倆再唱到晚上八九點?;氐郊?,母親忙著做飯,朱小強兄弟忙著做直播,一般要唱到晚上十一二點,“差一點兒成了網紅”。
此外,兄弟倆還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參與直播為需要的人捐款,給環衛工人送西瓜,到登封少林寺旅游……
他想趁著身體還行,多唱歌,多掙點兒錢,給愛自己的姑娘和母親少添一些負擔。
由于長期插管,刺激、壓迫咽喉部,導致聲帶受損,局部充血水腫、感染,可能引起以后發聲困難,因此朱小強今后不能唱歌了。
現在想想,朱小強覺得自己生病跟那段時間的拼命工作有很大關系,最初只是感冒、咳嗽,再后來就喘不上氣了。因為“漸凍人”患有感冒時,產生痰液不易咳出,易使肺葉萎縮而導致肺炎。
【困境】
買不起呼吸機
他只能留在醫院
在醫院住了8個多月,在ICU病房里看著病友來了又走,朱小強和呂愛梅見慣了生死:對床住了個生病的老人,照顧他的兒子才40歲卻查出急癥先走了;隔壁的房間一個70多歲的大爺,來照顧老伴,半夜一口氣沒喘上來,人就先走了……
朱小強要母親給弟弟打電話,唱歌別那么拼,視頻直播隔幾天弄一會兒就行,身體最重要。
從醫院到家,只有幾公里,中間卻隔著一臺呼吸機。
朱小強在醫院住了8個多月,十幾天前他被告知可以出院了。鄭大一附院呼吸內科的醫生賈留群說,朱小強身體狀況穩定,繼續住在醫院弊大于利,因為喉管進行了有創插管,很容易被交叉感染。
住院費用高昂,但回家需要一臺五六萬元的呼吸機,這個費用不在報銷范圍內,這臺呼吸機成了朱小強回家路上的一道難題。
【朱小猛的心愿】
想要一臺有創呼吸機
同為“漸凍人”的弟弟朱小猛有心無力,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哥哥。前不久,他在微信上實名發起了一個輕松籌“兄需有創呼吸機,住院8月”。
弟弟說,由于病危搶救時做了切管手術,現在出院需要切管專用的呼吸機(有創呼吸機)。由于價格過高,需要五六萬元,單靠家庭承擔不起。希望社會愛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幫幫這個多災多難的家。
朱小猛電話:13673391002
呂愛梅電話:15290126760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