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50年研發與等待,一個多月前,全球第一個抗結核新藥“富馬酸貝達喹啉”終于來到中國結核病患者身邊。3月27日,作為“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機制項目”(NDIP項目)國內首批5家試點醫院之一的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見證了河南省第一例使用新藥患者的產生。至此,抗結核新藥貝達喹啉正式登陸河南,為中原地區眾多耐多藥結核患者帶來新希望。
現場直擊:鄭州市六院患者成為河南使用抗結核新藥第一人
患者甄女士今年31歲,2016年被診斷為“空洞性肺結核”。目前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該病人為XDR-TB,即廣泛耐藥結核病,也就說患者不但對異煙肼、利福平耐藥,同時還對氟喹諾酮類以及氨基糖甙類注射液耐藥,因此無法組成有效的治療方案。

經過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結核科項目專家組會診討論后,按照“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機制項目”(簡稱NDIP)實施流程提交了申請。經過NDIP項目專家組認真討論,認為該患者符合使用富馬酸貝達喹啉條件和指征,并為患者制定了聯合治療方案。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項目治療,成為河南省使用新藥“富馬酸貝達喹啉”的第一人。

3月27日上午,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馬淑煥親手將承載著耐多藥患者希望的“富馬酸貝達喹啉”鄭重交給患者。現場的醫護人員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共同見證了河南首例入組患者順利服用抗結核新藥貝達喹啉這一歷史時刻。這不僅意味著河南省結核病患者今后又多了一種對抗結核病的新手段,也預示著中原地區耐多藥結核患者迎來康復的新希望。

形勢嚴峻:“能傳染的癌癥”肆虐,醫患期盼新藥問世
結核病是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作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消除結核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久治不愈的結核病容易轉為“結核分枝桿菌對主要的治療結核病的一線藥物中的異煙肼和利福平產生耐藥的”耐多藥結核病,這也成為當今世界最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在醫學界,耐多藥結核病又多被視為“能傳染的癌癥”,其兇險程度可見一斑。

我國是全球結核病和耐多藥結核病高負擔國家,而河南人口基數大,結核病患者數量位居全國第二,近年來我省結核病疫情雖呈逐年下降趨勢,但當前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耐多藥結核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治療難度大、費用高、成功率低等問題,因此所有的防癆人無不期待新的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問世。
不負眾望:肩挑責任重擔,做好河南防癆事業排頭兵
近50年來,國內外抗結核藥物均為無新藥面世。新藥貝達喹啉在國外已證實具有顯著抗結核作用,于2016年11月底在我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為了確保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并以此為契機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模式,“中蓋結核病項目”支持開展“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機制”試點項目,根據工作計劃,本項目2016年由中國結核病藥物臨床試驗聯盟(CTCTC)組織全國結核病防治機構選拔工作,綜合考核醫療能力、科研水平等整體實力,經過層層篩選,確定首批5家單位,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是全國首批5家單位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結核病專家陳裕主任介紹,在世界結核病治療領域,貝達喹啉是45年來第一個登陸中國的抗結核新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蓋茨基金會結核病防治項目“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機制項目”是為了規范使用新藥,盡可能防止耐多藥的出現而實施的。項目試點通過合理的渠道、規范的方法,嚴格的監控,確保貝達喹啉在有資質的醫院、有資質的醫生、符合條件的病人中使用。“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使用好、保護好這來之不易的成果!”,陳裕主任堅定地表示。

據悉,貝達喹啉作為一種抗結核新藥,費用昂貴,半年的治療費用約需20萬元,對大部分結核病人來說無力承擔。而令人興奮的是,作為項目的試點醫院,鄭州市六院符合條件的患者可獲貝達喹啉全球捐贈項目支持,免費使用貝達喹啉。

此次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作為全國首批5家單位之一,順利完成河南首例“貝達喹啉”新藥使用工作,無疑為我省結核病防治領域帶來了春天的雷音。作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結核病防治事業的排頭兵,六院人將繼續堅持奮戰在防癆抗癆的前沿陣地,用實際行動,守護中原百姓健康,助力建設“健康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