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入刑后,全國性嚴打酒駕整治行動不斷深入推進,目前酒駕問題已大為減少。然而,在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的農村地區,酒駕問題仍大量存在,嚴重危及交通安全。(4月8日《法制日報》)
農村地區機動車增多,許多村民的駕駛規范意識并未同步提升。很多農民本身就沒有酒駕意識,甚至不知道“醉駕入刑”,分不清“酒駛”和“醉駕”的區別。在村里走親訪友、婚喪嫁娶,難免要喝幾杯,一些農村駕駛員認為,反正在農村道路上也沒有交警查酒駕,大不了自己開慢點。再者,農村地廣道路延伸較多,酒駕查處難度大,警力裝備不足,造成了日常監管薄弱。
酒駕是嚴重違犯交通安全法規的行為,相信每一個駕駛人員都清楚。而農村大部分道路彎曲較多、缺乏有效標識,行人、各類農具用車、機動車混合使用,酒駕其中是極易發生交通事故的。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無論是處理交通事故,還是醫務人員前來救治傷員,所需的時間都較長,后果更加嚴重。
因此,交管部門要針對農村酒駕問題突出的實際,將酒駕入刑常識、事故案例等送到農村駕駛員身邊,多幫農民算好酒駕事故成本賬,提高他們的法治觀念,讓它入腦入心,自覺養成“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良好習慣。
與此同時,在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過程中,要有機結合社會綜治、交通管理等工作需求,有效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把交管部門一家的“單打獨斗”變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群防群治模式,形成嚴打酒駕的社會合力,建立農村酒駕整治常態機制。
總之,農村不是酒駕的后花園,希望交管部門切實加大對農村道路酒駕的查處力度,提升廣大農村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迅速扭轉農村地區酒駕突出的問題,為廣大農民朋友創造安全、有序、暢通、和諧的交通環境。
記者:大河報 謝曉剛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