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河南省環境保護廳發布2018年一季度的城市河流水質排名和全省水環境質量情況。鶴壁淇河名列榜首,鄭州市內河流水質最好的是熊兒河,排名第三,一同“入圍”前十的還有東風渠,位列第八。
【數據 】
全省10條城市河流
喪失景觀水功能
“一季度全省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河南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朝軍說,在國家考核的94個責任目標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49個,占52.1%(尚未達到國家要求的高于53.2%的目標),但比去年同期減少8個斷面。
一季度,我省增加了4條劣Ⅴ類城市河流,共有10條城市河流屬于劣Ⅴ類,也就是說,全省有10條城市河流喪失了城市一般景觀水功能,占10.6%(達到國家要求的低于15.9%的目標)。
【數據 】
信陽過半地表水不達標
納入全省考核的135個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水質達標率為80.3%。
其中,焦作、濮陽、周口、三門峽、許昌、平頂山、鶴壁、駐馬店、安陽、新鄉、南陽、濟源12市達標率在80%以上,漯河、鄭州、商丘、洛陽、開封5市達標率在60%以上,而信陽達標率在60%以下,為44.4%。這意味著,信陽納入考核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中,過半數不達標。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方面,按照地表水飲用水源地28項、地下水飲用水源地23項因子進行評價,全省省轄市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為98.2%。
【數據 】
熊兒河、東風渠
水質入圍全省前十
去年第三季度,鄭州市的東風渠,排名退出前10名,位列第12名。此次排名中,熊兒河、東風渠排名升至全省第3名、第8名,水質大幅度提升。
據介紹,隨著生態水系工程及污水處理廠的投用,鄭州市河流的水質會逐步提升。不過,隨著氣溫升高,城市河流可能面臨著雨污合流污染的威脅,如果處理不及時,則存在變臭的風險。
【排名】
鶴壁淇河水質最好
信陽黑泥溝墊底
2018年第一季度,各地城市河流的水質排名咋樣?
據王朝軍介紹,排名前10的河流(由好到差)為:鶴壁市淇河、許昌市運糧河、鄭州市熊兒河、許昌市青泥河、焦作市龍源湖、漯河市公園湖、許昌市護城河、鄭州市東風渠、濮陽市第三濮清南干渠、平頂山市湛河。
排名在后10名的河流為(由好到差)濮陽市馬頰河、南陽市白河、焦作市大沙河、駐馬店市駿馬河、鶴壁市湯河、洛陽市渡河、開封市東護城河、南陽市梅溪河、信陽市新中河、信陽市黑泥溝。
綜合去年對外發布的第三季度城市河流排名情況,淇河一直處于領跑地位,而黑泥溝則“河如其名”,水質依舊墊底。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