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時一條差評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商家的銷售量,所以一旦消費者給了差評,輕則商家打電話以“返現”等好言相勸買家刪除評論,重則雙方溝通不暢,一些商家開始進行言語威脅。
從去年年底至今,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在鄭州連續曝出兩起消費者因網購投訴賣家反被千里威脅的消息,這種事情到底該怎么避免?
【事件】
男子購物給差評
被淘寶商家威脅
4月15日,鄭州市消費者李海峰(化名)在淘寶網名為“左鮮生新疆特產”的店鋪購買了幾包干果,發現缺斤短兩和瑕疵后,便與商家進行溝通。經過幾番言語交涉之后,李海峰對商家的回復態度表示不滿,稱要給商家差評。
但是此話一出,對方惱怒,以“如果差評,立馬買機票,血洗你全家”等言語進行威脅,李海峰氣不過,最終還是給了差評。
4月24日,賣家向李海峰發來了“希望你不要尿褲子”“你刪差評都不行,給我下跪都不行”兩條短信,并且真的向李海峰發來了已購買的阿克蘇市至鄭州市的機票訂單截圖,顯示起飛時間為4月29日13:10,并提醒李海峰別忘了報警。
看到這一消息的李海峰嚇壞了。4月24日當天,李海峰立刻向店鋪所在地,新疆阿克蘇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警。警方給李海峰電話回復時,確認當事人左某確實聲稱要“血洗全家”的威脅,同時也確認了其購買機票的信息。
但據媒體報道,當地警方認為,商家只是通過網絡及文字對當事人威脅,并沒有當面口頭威脅,根據規定,夠不上行政拘留處罰。
【進展】
當地公安機關
已介入調查并將依法處理
26日,河南商報記者通過在淘寶網上搜索這家名叫“左鮮生新疆特產”的店鋪,發現該店鋪已被關停。
但有的網友認為即便是關閉店鋪,也不能保證投訴者的人身安全;也有的網友提出,如何避免買家個人信息透明對接給淘寶店,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網購時投訴店鋪遭到威脅,在鄭州早就上演過一次。2017年12月底,鄭州姑娘小蝶(化名)在淘寶店一家店鋪購買一件服裝,但賣家遲遲沒發貨。沒想到投訴后,商家先是向小蝶發送含有威脅性質的短信,隨后從千里之外趕赴鄭州對小蝶拳打腳踢。事發后涉事店鋪被淘寶平臺關停,打人者也被警方拘留,但仍然給當事人留下了陰影。
4月26日17時17分,認證為阿克蘇地區行署新聞辦的微博“阿克蘇發布”,發布了一條來自阿克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告:4月25日,河南鄭州消費者李海峰因網購與商家產生矛盾一事,阿克蘇市場監管局、阿克蘇電子商務協會及時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已協調關閉了其在淘寶網經營的網店,查封了其在屬地開設的實體店。針對其涉嫌違法的言行,當地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并將依法處理。
【觀點】
建立健全的網購信用體系
已勢在必行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因為一條“差評”給消費者帶來的煩擾,并非只出現在淘寶上。
“美團訂餐給差評后被瘋狂騷擾”“乘網約車對服務不滿,夜間電話被打爆”等網絡消費后,因差評而被騷擾的現象,屢見報端。
從最初的呼死你、嚇死你,如今升級為“拳腳相加”,消費者的差評權,該如何保障?
“首先對于賣家而言,一個差評就把苦心經營的網店搞垮,是不公平的;其次,對于買家而言,給個差評就遭到騷擾,這樣會侵犯他們正常評價的權利。”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姚建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網購評價體系存在漏洞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建立一個健全的網購信用體系已勢在必行。
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給差評也成為管理層克扣員工工資的理由。作為服務人員,對于差評沒有申訴機制,只能默默承受差評帶來的后果。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對服務評價體系做進一步細化。差評需要給出原因,同時服務人員可以申訴辯解,公司根據差評的具體原因,或懲罰服務人員,或改善客觀條件。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媛媛 程亞龍
來源:河南商報網
編輯:河南商報網 張梓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