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如果全國的家庭都把坐便器和淋浴器換成節水產品,每月就可以節水4.9億立方米。洗衣用水占到全部家庭用水的1/3,如果每個家庭都使用節水洗衣機,全國一年大約能節出714個昆明湖或93個懷柔水庫。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說完了“水”,我們再來看看“電”,據統計,全國每年電力浪費相當于2.3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其中,家庭浪費占據了很大比例。以電視機頂盒為例,待機時功率與工作時基本一樣,很多家庭電視機頂盒都是24小時開著,一年下來,一個機頂盒浪費的電量就超過100度。
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一個塑料袋……看似不起眼,然而千家萬戶經年累月下來,就會形成巨大的浪費。當前,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更好發展、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的一大瓶頸。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需要每一個家庭行動起來,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把“綠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涓涓細流,可成江海。綠色生活方式要從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多乘公交少開車,盡量步行騎單車;少砍樹木少燒柴,多用沼氣太陽能;廣泛使用節能燈,節能減排又惠民;拒用一次性餐具,少講鋪張性消費;隨手關電拔插頭,一水多用少浪費;多用環保購物袋,盡量少用塑料袋;多用手帕少用紙,日常生活要低碳;多種樹木多養花,美化庭院綠色化;裝配建房簡裝修,環保材料要廣用;低碳婚慶新時尚,少講排場減擁堵。”一條低碳順口溜,好記又好學,適合城鄉每一個家庭。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帶頭養成好的環保習慣,對子女言傳身教,更能讓綠色生活理念廣泛傳播深入人心。僅以用水為例,一些家庭中不良的用水習慣就很多,如用抽水馬桶沖煙頭和碎細廢物;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停水時忘關水龍頭;洗臉刷牙時不關水龍頭……如此這般,孩子也容易形成浪費的習慣。每一個家長都要自覺抵制過度消費、炫耀消費等畸形消費觀念和高能量、高消耗、高開支、高浪費的生活方式,為孩子營造一片綠色的成長空間。
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把“綠色”融入每一個家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來源:河南商報網
編輯:河南商報網 張梓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