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我可算是找對地方了,這幾年跑了七八家醫院都沒給我看出是啥病。如果不是趙玉亭副院長給我確診了,我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該咋過......”家住市區的盧阿姨激動的說。

“無故”便血8年 住院已成“習慣”
盧阿姨在2010年出現便血、心慌、渾身無力、頭暈等癥狀。到醫院檢查后沒有查出病因。因為長時間便血,就采取了止血、輸血等治療。但沒過多長時間,便血、頭暈的癥狀就又找上門來。盧阿姨說8年來自己每年都要住3、4次院,市級、省級各大醫院沒少跑,所有的檢查都做了,愣是查不出病因,只能做些輸血、補血等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每年定期住院讓盧阿姨成了親朋好友口中的“住院專業戶”!
沒抱治愈希望 結果出乎想象
“前段時間頭暈又嚴重了,我就和老伴兒商量,咱也別往鄭州跑了,去十六醫院看看吧,我們倆也沒給孩子們說,后來孩子知道了,說鄭州都查不出原因的病在登封能治好?要把我轉到鄭州治,我想這十六醫院這么大,在這兒治治試試吧。”盧阿姨說,她根本沒想到自己“住院專業戶”的稱號會在十六醫院得到終結。

▲腸系膜上動脈造影顯示的腫瘤團狀血管網影像
因為長期便血,盧阿姨住進了我院內分泌腎病血液科,李建萍主任經過細致的檢查,發現腹腔內有腫瘤。便將她轉入了腫瘤血管介入科。因為盧阿姨腸道出血嚴重,為明確出血部位,百宏燦主任為她進行了選擇性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造影。造影發現盧阿姨腹腔有腫瘤團狀血管網,是腫瘤的表現。同時通過造影檢查疑似小腸空腸上段還有活動出血表現。但出血原因不明,很難確定。

▲造影顯示疑似小腸上段腸管內有出血表現
病情復雜 病因難覓
為了弄清盧阿姨長時間便血的病因,我院組織了綜合外科、內分泌腎病血液科、腫瘤血管介入科、麻醉科、消化內科等多個科室的學科帶頭人聚在一起,共同會診,分析盧阿姨的病情。
經過會診、分析,盧阿姨患有慢性失血性重度貧血;小腸間質瘤(平滑肌瘤合并瘤體糜爛出血);卵巢巨大囊腫;還有不排除空腸上段出血是腸內海綿狀血管瘤所致。
在討論中,副院長、綜合外科主任趙玉亭分析:造成盧阿姨長期慢性出血的原因是小腸腫瘤所致。(小腸腫瘤具有發病率極低且腫瘤多為良性它最常見的表現為長期間斷性出血引起失血性貧血。往往診斷為貧血而采取治療。檢查困難,容易長期誤診。)這個診斷是沒有疑問的。但血管造影提示空腔上段有出血表現卻無法解釋。
盧阿姨已經做過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未發現異常病變。還做過直腸、全結腸內窺鏡檢查也沒發現異常。但如果是出血點,很可能還存在著除小腸腫瘤外還有其他病變所致。但就盧阿姨檢查的各項結果來看還不能完全確診。

▲副院長趙玉亭為盧阿姨行小腸腫瘤切除術
手術切除小腸腫瘤沒有問題,但就怕切除后還存在出血未能發現處理,造成患者術后仍有腸內出血的可能。唯一能確診的辦法是在術中應用內窺鏡或彩超檢查,所以趙玉亭副院長提出,在手術中應用內窺鏡或彩超檢查。隨即決定做術前輸血準備后,制定手術的方案:在血紅蛋白提升到8g%后,于4月18日為盧阿姨進行了手術。術中所見小腸遠端有拳頭大小的腫瘤及右側有卵巢囊腫小腸腫瘤向腸腔凸,表面潰爛,慢性出血。

▲張曉廣醫師在術中彩超直接檢查小腸
找準病因 成功解迷
趙玉亭副院長在手術中為盧阿姨切除了小腸腫瘤及腫瘤部位的腸管,并進行了腸腸吻合術,同時切除了腹腔內巨大卵巢囊腫。為了排除其他小腸有無病變,趙玉亭副院長請超聲科張曉廣醫師做術中全小腸彩超檢查。探頭直接在小腸腸管上進行操作。檢查所示,全小腸未發現有腫瘤、息肉、血管瘤等病變及出血表現。據此,可以明確除小腸腫瘤外其余小腸未見異常表現。確保了小腸腫瘤切除后不存在出血的問題,至此,盧阿姨常年便血的原因確定是小腸腫瘤所致。

▲切除的小腸腫瘤標本(左)和卵巢囊腫標本(右)
手術后盧阿姨恢復迅速,8年來重度貧血血液中血紅蛋白從未達到正常值,長期處于貧血狀態。術后6天迅速達到了正常值11.5g%。

▲副院長趙玉亭檢查盧阿姨術后恢復情況
現在,盧阿姨雖然躺在病床上,但臉上卻洋溢著輕松的笑容。“這次多虧了趙玉亭副院長,我的精神負擔沒了,原來便血、渾身無力,哪兒都不敢去,要么在家躺著,要么在醫院躺著,每天我都在想受這么大的罪我還不如過去。趙副院長把我治好了,我才感覺生活有了希望。我沒想到,在鄭州都沒治好的病在家門口的十六院治好了!”

盧阿姨的就醫經歷是我院多學科合作機制的縮影。建院三年來,我院秉承“建一流醫院、創百年品牌”的奮斗目標,在以劉志遠院長為首的醫院領導班子帶領下,不斷引進優秀人才、加強學科建設、改進醫療服務、加強科室專業團隊的培養。切實做到:“治好病、治疑病、治重病”。使登封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的診療水平、縣級醫院的收費標準。”更好的為登封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