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地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是對悲劇最好的紀念。近日,很多地方都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舉行了紀念活動,很多學校也都開展了地震應急避險疏散的演練。比如,鄭州市金水區銀河路小學近日就舉行了以“珍愛生命,共創平安和諧美好校園”為主題的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地震預警系統鈴聲一響,二樓以下班級在老師帶領下迅速撤離到操場,三樓及以上班級同學則快速將椅子放到桌上,抱頭、閉眼躲避在課桌下,待主震結束后雙手拿書護住頭部,按照預定路線有序撤離到空曠地點。
災難面前,生死只在分秒之間,而是否經過科學、有效的應急避險安全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類似的演練活動,能夠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自救能力,不失為生動而有價值的生命安全教育課。日本經常發生地震,但生命和財產損失往往比較小,從學生開始就經常進行應急避險教育和演練是原因之一。這就啟示我們,應急避險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學習與實踐,掌握必備的防險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技能,以防患于未然。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學生應急教育,出版了不少讀物,也設置了不少課程,彌補了過去忽視安全教育的短板。應急避險教育重在經常演練、反復實踐,中小學校經常進行相關活動,讓應急避險技能沉淀為一種生命本能,才是避險減災的應有之義。
來源:河南商報網
編輯:河南商報網 張梓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