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鄭州高新區法院舉行了新聞發布會,2017年,該院共完成司法拍賣金額9.7億元,較2016年的2.9億元增加了6.8億元,成交額翻了3倍多。2017年春節過后,高新區法院通過多種方式調查,發現了制約該院司法拍賣成交率低的問題根源——信息不對稱。
“很多人有意參拍,但只能通過司法拍賣網拍平臺(淘寶網司法拍賣板塊)上發布的有限的拍品信息去了解拍品,不能直觀、詳細地了解拍品全面情況,造成有意參拍人因不了解拍品情況不敢競拍。”高新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李文濤坦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去年上半年,高新區法院決定和第三方服務平臺合作,由這個第三方機構提供配套的司法網絡拍賣線下服務。
主要是協助執行法官進行拍品的咨詢服務和相關物品的保管等工作,為有意參拍人提供咨詢、實地看樣等一系列免費服務。據介紹,該機制從2017年5月開始試運行,6月正式施行。
第三方服務平臺的負責人聶廣臣表示,如果拍賣的房產之前是繼承或者贈予的話,有可能會面臨繳納高額稅費的情況。
稅務部門解釋稱,該房屋上一次交易是“直系親屬間過戶”,房屋總價可以自由定價,僅為500元,加上不滿5年,不符合“滿五唯一”的免稅資格,所以這次的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納兩次交易差額的20%稅款。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