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角獸企業不是已經上市,就是在上市的路上”,這是很多人對今年資本市場的印象。北京時間6月30日,創立3年的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前12個月年活躍用戶達到2.95億,活躍商戶數量超過100萬家;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年活躍用戶為2.45億,這意味著拼多多單季用戶增長5000萬。
今年,資本市場迎來獨角獸企業上市潮。4月30日起,港交所上市新規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在港申請上市,隨后,獨角獸企業紛紛出動,小米、美團點評、寶寶樹、同程藝龍、映客、找鋼網都啟動了IPO。
7月1日,大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晶向河南商報記者分析說:這些企業紛紛選擇境外上市,一是這些新興企業需要短時間內融到一筆很大的資金,但是按照國內審核制度,審批流程會很長,這樣做一輪融資耗費的時間成本太高;二是,國內上市要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連續3年每年盈利在3000萬以上,而很多新興企業的投入研發成本比較高,對資金需求比較大,即使盈利了在資產負債表上也體現不出來,這就達不到上市的標準。
徐晶說,國外股市主要是進行價值投資,而國內主要是投機,而獨角獸企業在境外上市后通過CDR回歸,除了大大地縮短了在國內上市的流程,規避了在國內上市的法律、時間風險,還會讓中國市場跟國際接軌,回到對核心價值的投資。
獨角獸企業的上市潮,勢必會對整個投資市場帶來變化。
“對于投資者來說,在今后的投資方向上,投機行為會減少,會讓大家樹立一個正確的投資價值理念。”徐晶說,“對整個投資市場來說,這些股票的回歸會對整個市場的成交量、流動性造成一定影響。短期來看,市場上流動的現金會減少,對市場繁榮會有抑制作用,會造成股市一定程度萎靡。”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曉楠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