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出臺一項規定:14歲以下兒童謝絕入館,此舉引起眾議。圖書館給出的解釋是,該館主要服務于教學科研,未配置少兒讀物,且由于少兒入館跑動喧鬧,相關投訴意見急劇增加,故出臺上述規定。此事引發網友熱議。
【大咖說】
圖書館的管理疏導
要比強行禁止更有效果
圖書館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提供知識的場所。作為公共區域,孩子有權進入,這一點毋庸置疑。關于孩子吵鬧影響他人閱讀的問題,家長應當做好監督教育工作,教會孩子不在公共區域大聲喧嘩,遵守公共秩序,以身作則,把孩子帶在身邊,不讓孩子打擾他人工作。
圖書館的管理疏導要比強行禁止更有效果。建議圖書館方面可聘請志愿者和管理人員,對孩子的吵鬧行為進行及時勸導和制止。
而作為兒童啟蒙的學校,也應該向孩子們普及進入類似圖書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要自覺保持安靜,維護公共秩序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
【網友聲音】
@酒后清醒的人: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參與的各方都自覺遵守規則,才能取得好效果。以圖書館管理為例,館方必須履行管理義務,無論是成人和兒童,影響別人看書,又不聽勸阻的,就應該請他離開。帶孩子去圖書館的大人,也要盡到管好孩子的責任,告知孩子遵守圖書館的閱覽規則。這才是共贏的局面。
@張張:圖書館的管理應該更加彈性化,現在的小孩,其實父母和學校都會教他們文明禮貌、遵守秩序,知道進圖書館要保持安靜。
@大大的夢想:在北京地區還好,到了我們老家的圖書館,確實有很多孩子會在閱讀區跑來跑去,的確會影響大家看書。
@瑪理卡:在很多城市,進圖書館的“多是去吹免費空調的”。吵鬧的“熊孩子”可以拒之門外,那進館不是為了閱讀的“熊大人”,又該怎么對待呢?那些被拒的小孩,如果知道進館的大人也不全是為了讀書,不知是否會為自己叫屈?
@今年我18:主要是家庭教育,同樣是小孩子,有的孩子會在圖書館安靜看書、低聲說話,有的孩子就是大聲嚷嚷、上躥下跳。
@倒轉流年:權利是一碼事,但是如果不遵守規則,怎么進行防范或者懲處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只開一個口子,要疏堵結合。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