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8月22日,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河南社會藍皮書(2018)》出版暨“進入新時代的社會建設”研討會在鄭州舉行。會議發布了2017年度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其中,大河報全國首發、法院二審改判的“電梯勸阻吸煙猝死案”作為勸阻社會不文明行為問題的典型案例,入選“2017年度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據介紹,河南社會藍皮書以“進入新時代的社會建設”為主題,系統概括了2017年河南社會建設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全面梳理了當前社會形勢發展的特點,剖析了面臨的熱點、難點及焦點問題,提出了2018年河南省進一步推進和完善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路徑選擇與對策建議。
2017年度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包括: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問題、大氣污染治理問題、公務部門“四風”建設問題、勸阻社會不文明行為問題、城市公共服務短板問題、住有所居問題、高等教育發展問題、脫貧攻堅問題、“智匯鄭州”人才新政問題、公立醫院醫改問題。其中,勸阻社會不文明行為問題即“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釋放對社會不文明行為的勸阻鼓勵信號。
2017年5月2日,在鄭州某小區電梯里,一位楊姓醫生勸阻一老人吸煙引發爭辯,其后不久老人突發心臟病猝死。楊姓醫生被老人家屬訴至法院,要求賠償。9月4日,鄭州金水區法院一審判決雙方分擔損失,裁定醫生補償老人家屬1.5萬元。一審判決后,醫生認為自己無過錯,認捐不認賠(補償),也并未上訴。但老人家屬上訴至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1月23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一審法院的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應予以糾正,楊姓醫生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從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來看,其發生、一審、二審都備受民眾和法學界的格外關注。‘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很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個體在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因而激起了強大的共鳴。”李三輝指出,事實上,關于在公共場所禁煙,很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都做出了相應規定。“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以一種極端案例的形式向大眾傳達了日常法律問題和輿論信號,公民有勸阻他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權利,勸阻吸煙有利于保護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與公序良俗。
作者: 大河報客戶端記者 張瞧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