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車警笛鳴響的那一刻,除了患者和家屬焦急等待之外,急于趕到現場的還有急診醫護人員。而面對省會城市擁堵的交通,以及錯綜復雜的小區布局,能讓醫生和患者盡快見面的,唯有急救車司機。在鄭州北區,金水區總醫院的急診司機們,為了將出診時間盡量縮短,不惜花費半年多的業余時間,手繪出50多個小區的“司機版”出診地圖。
“急救司機版”地圖裝訂成冊,全是一筆一畫手繪
最近,金水區總醫院急診司機班的手繪地圖,在省會急診圈內“火了”。大家紛紛咨詢“取經”,想知道這些平日里忙個不停的司機師傅,是怎么做出如此細致的地圖。
8月24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該醫院急診科,見到了這本看似粗糙,內容卻無比細致的金水區總醫院急診科“出診核心區域小區詳解圖”。首頁的右下角,標著地圖冊的作者:21號站司機班繪制。
該院急診科主任趙亮說,這本出診地圖,很早就開始籌劃了。
2016年初,醫院搬遷新址后,面對新的周邊環境,急診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急診科的核心出診區域內,大型小區特別多,小區情況也錯綜復雜,很多都有特殊性。
“比如某個規模較大的小區內,不規則地分布了14個小院,每個小院相互獨立、有不同的門禁。”經常接診病人的醫護人員,有時在白天都很難找到患者所在的樓棟,晚上更甚。“后來我們就想,能不能把各個小區的道路標出來,方便司機班的所有人使用。”后來,需要標記的小區越來越多,大家索性搜集了50多個小區的詳細情況。
50多個小區詳情,濃縮進45幅平面圖
北起連霍高速、南到北三環,西起金杯路、東到文化路沿線,在21號急救站的核心出診區域內,司機班的師傅們利用大半年的時間,實地熟悉了50多個小區的具體情況。隨后由駕駛員兼急救員師帥,繪制在45幅手繪小區平面圖上。 “小區內道路的通行情況,包括行車通道和步行便道,以及小區每個門的通行情況,尤其是設置有消防門和消防通道的,往往也是最便捷的急救通道。”師帥說,除了標記出小區每棟樓的位置編號,還需要標清楚每個單元的朝向位置。“尤其是在夜晚視線不好的情況下,便于醫護人員快速找到患者家。”
記者注意到,在很多小區的平面圖上,還留有物業的電話。師帥解釋說,在一些比較高檔的小區,因為人車分離、地下車庫門較低等原因,救護車很難進入。“大家根據經驗,將物業的總機記下來。一旦接到小區內危重病人的出診任務,就第一時間給物業總機打電話,請保安提前打開地面消防門,并引領救護車到達相應樓棟,對病人進行最及時的救治。”
市民有序停車,莫因小錯耽誤救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特別標注了小區內特殊人群的位置。“比如部分小區的老年住戶比較多,某小區的19、20號兩棟樓是廉租房,住的都是低保戶,甚至殘疾人和孤寡老人。針對他們的求救,我們醫生、護士、司機就要想方設法給予特殊照顧。”
急診司機的辛苦付出,換來的是患者的獲救機會:2017年冬,普羅旺世六期的劉女士突發心臟病,撥打120求救后,醫護出診小組在物業人員的配合下,爭分奪秒對其進行了院前救治,并以最快速度將她送到醫院,最終劉女士被成功搶救。
談及手繪地圖的感想,師帥和同事說,其實大家手繪地圖的初衷,也是壓縮分秒時間,盡快讓患者得到救治。
但偶爾也會遇到私家車擋住去路,給搶救病人帶來困擾;以及小區用反光牌制作的樓號,在晚上很難看清,或者被綠化樹遮擋等問題,使得急救時間延長。
“好在我們的手繪地圖做出來后,司機班人手一本,極大提高了出診效率。”趙亮主任說,因為鄭州北區的建設速度較快,司機班的手繪地圖,也會隨著周邊環境的變化進一步完善。 后記
借用金水區總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一首詩,向所有為了病人安危向前沖的急救員致敬:
身著急救孔雀藍,肩頭責任重泰山;耳聞警鈴是號角,出診人車保平安;苦學技藝練精兵,生命戰場爭先鋒;急救司機有大愛,一生自豪急診人。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