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找不到對象,穿長袖襯衣軍訓,還要擦防曬霜,敷面膜。
近日,鄭州市大一新生李順軍在網絡平臺上火了起來。
而更火的則是他的那句:“不管男孩女孩都要享受精致生活。”
和李順軍一樣,如今追求精致的學生還不在少數,而對于精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識。
有的學生注重精神追求,強調內涵,有的學生則注重外在,喜愛裝扮。
盡管認識不同,但是他們都在各自注重的領域努力地提升著自己,甚至不惜花重金來“打造”自己。
這不,就在剛剛結束的暑期,鄭州市各大醫院整形科室成為了大學生們必去的地方之一。
借錢也要做整形?真夠拼的
如今20多歲河南女孩兒韓瓊(化名)已經大學畢業。 前兩天她給媽媽打電話說要做個微整容,提高一下自己的外在形象,讓家里給她準備六千塊錢。
韓瓊媽媽說,按理說女兒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外在形象,找份好工作,奔個好未來,作為家長的她本該支持,但是家里的情況卻讓她有心無力。
“他爸有殘疾,干不了力氣活,全家就靠我蹬三輪掙錢吃飯,這六千塊錢對于家里來說是不小的一筆支出。” 韓瓊媽媽說,家里為韓瓊的爸爸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一家四口的生活本身就是問題,真的是拿不出這一筆錢來給韓瓊用。
而又想到做個微整容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韓瓊媽媽思慮再三,最后還是咬牙向親戚朋友們借錢支持了韓瓊做微整容。
“我和他爸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但是無論我們怎樣艱難,咬牙也是要支持孩子的發展。”談及匯款的緣由時,韓瓊媽媽言語堅定。
為工作、為高考、為男友……整形的理由千千萬
與韓瓊一樣,想要提升自己形象的還有在信陽一高校就讀的學生小張。
這個暑期她對自己的眼睛和鼻子做了簡單的調整,花費一萬多元。
而就在做完手術后不到一周,小張便著急去了當地的一個輔導班做了兼職老師。
“這一萬多元,有自己存的兩三千,其他都是借同學朋友的,我得趕緊掙錢還。”小張說。
而當河南商報記者問及為何借錢做微整容時,小張表示,她談了一個男朋友。
“男朋友很注重我的外在形象,為了讓男友滿意,我特意對眼睛和鼻子做了調整。”
而秦先生則支持了女兒想整形的要求,女兒今年高三,身體條件不錯想當模特。
“在一次面試時,被告知條件不錯,但是下巴不太好看。”秦先生說,他暑假就帶著女兒墊了下巴。
他和女兒比較滿意整后的效果,因為確實好看了很多。
“現在整形不是啥大事,花點錢為孩子以后更好的發展,我覺得這錢花的值。”他說。
花費5000以上,微整形快成了‘暑假作業’
如今學生整容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但是近些年來,學生做整容卻出現了扎堆的現象。
鄭州市一家私立整容醫院的劉姓負責人對河南商報記者說,每年暑期是學生整容的高峰期,在高峰期里,他們醫院每天都能安排十幾臺的手術,而來做手術的學生最小的才17歲。
這位負責人說,學生做的最多的三個項目是割雙眼皮、瘦臉、隆鼻,而每個項目做下來花錢均在5000元以上。
9月12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河南整形美容醫院,看到大廳里只有少數人在前臺咨詢。
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假期里前來咨詢的人比較多,工作日相對人數少一些。
而一位楊姓工作人員的話也驗證了上述工作人員說法。
據其介紹,割雙眼皮有一周的恢復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假期來做這類手術。
“僅十一當天,我們醫院就安排了二十多臺手術,這些手術多以割雙眼皮的為主。”這位楊姓工作人員說,預約做手術的有學生、也有上班族。
此外,據最近一份問卷調查顯示:62%的人有整形的意愿,其中49.5%是“想變得更美”,38.5%是因為“形象好更好找工作和找對象”,而76.7%則是因為“身邊有同齡的朋友或同學進行了整形”。這位負責人說,學生做的最多的三個項目是割雙眼皮、瘦臉、隆鼻,而每個項目做下來花錢均在5000元以上。
9月12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河南整形美容醫院,看到大廳里只有少數人在前臺咨詢。
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假期里前來咨詢的人比較多,工作日相對人數少一些。
而一位楊姓工作人員的話也驗證了上述工作人員說法。
據其介紹,割雙眼皮有一周的恢復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假期來做這類手術。
“僅十一當天,我們醫院就安排了二十多臺手術,這些手術多以割雙眼皮的為主。”這位楊姓工作人員說,預約做手術的有學生、也有上班族。
此外,據最近一份問卷調查顯示:62%的人有整形的意愿,其中49.5%是“想變得更美”,38.5%是因為“形象好更好找工作和找對象”,而76.7%則是因為“身邊有同齡的朋友或同學進行了整形”。
美也要提高警惕、有底線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整容盲目跟風到了瘋狂和低齡化的地步,則需要引起大家的反思和警惕。
那么,面對整容,不同的人又都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來看一下。
鄭州一在校大學生小謝說,學生做整容不是很正常的么?她表示,她寧愿美的雷同。
而在信陽學院大三學生李燕華看來,自然美才是真的美,她接受不了學生做整容。
“我就不主張讓孩子做整容。”談及學生整容扎堆時,家住鄭州的婁女士認為從根本上說學生整容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整容還得承擔額外的風險,她不愿意讓孩子受這份罪。
家長馬女士則表示,孩子做整容她不會去反對,但是孩子得自己拿錢,作為家長的她不會給孩子的“漂亮”買單。
鄭州一中桐柏一中的初三班主任馬朕老師表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學生階段這樣去做,確實不妥當,作為老師和家長不能夠去堵,只能紓解。
“這種社會現象不僅更普遍了,而且也更讓人容易接受了。從學生畢業找工作的階段中就會發現,形象好的同學的確關注度更高一些。”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一位輔導員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建議:找正規機構,適度選擇
那么,學生們為何扎堆整容?面對學生跟風整容這一問題,家長們該如何去應對呢?哪些年齡階段的人可以做這些整容手術呢?
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亞靈看來,學生扎堆整容是因為他們更關注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別人的看法,也容易被一些流行的價值觀所誘惑。
對此,孫亞靈建議,社會、家長、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要引導學生在內心向善向美,這樣一來,學生盲目跟風整容的現象或許有所改變。
馬朕也表示,整形不是變美的唯一,它只是一種輔助品和調劑品而已,可做錦上添花,而不是變美向好的全部。他認為學校、家長和社會層面應在學生價值觀上進行引導。
對于哪些年齡階段的人可以做整容手術,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醫療美容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楠給出了答案。
她說,一般五官上的整形建議孩子在成年以后進行,如果是放寬年齡的話,孩子的年齡也應該達到16歲。
“16歲后,大部分人的五官容貌基本定型了,孩子年齡太小的話,五官還在變化。”張楠說,如果孩子不到一定的年齡做了這些整容手術,等到孩子的五官定型以后,再做修復手術就達不到較好的效果了。
此外,張楠也提到,如果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做這些整容,會對孩子以后的形象產生不好的影響。
張楠說,孩子年齡小,本身心智上還不是很成熟,在審美,在價值觀上面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可能會要求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一些影響以后個人形象的決定。
而在整容醫院的選擇上,張楠也談了自己的三點看法:
一、首選正規的醫院,查看醫院的資質,有些整形手術需要三級甲等以上的醫院;
二、查看醫生的職業資格證、醫生的級別,不同級別的醫生所能做的手術是不同的;
三、要注重醫生的口碑,不要一味追求低價位,保證安全是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河南商報 首席記者 訾利利 見習記者 李志遠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