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網上流傳一些質疑國產食鹽安全的文章。網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里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在生活中,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鐘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

這一傳言在網上迅速傳播,很多網友面對傳言真假難辨。國產食鹽究竟安全嗎?國產食鹽中真的含有亞鐵氰化鉀嗎?這種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來看央視記者的調查。

為了查證傳言的真實性,記者首先來到了北京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在調味品區的貨架上,記者發現,這里一共有12種不同種類的食鹽。其中,國產食鹽有9種,除了竹鹽和湖鹽這兩種鹽里面沒有添加“亞鐵氰化鉀”外,其他7種食鹽,包括低鈉巖鹽、深井巖鹽和海藻巖鹽里都標明含有亞鐵氰化鉀??磥砭W傳文章提到的,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這一說法還是真實的。
據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鐘凱介紹,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鐘凱說,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以亞鐵氰化鉀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
那么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說法正確嗎?鐘凱說,氰化鉀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它和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完全不同。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釋放這種有毒的氰化物。如果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攝氏度下完成。平時,我們在家里做飯的時候,到200攝氏度的時候,菜就已經要燒焦了。

由此得出結論:國產食鹽中的食品添加劑——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盡管虛驚一場,但我們每天攝入的食品,包裝袋上“添加劑”的字眼著實令舌尖上的美味存在健康隱患。
在日常生活飲食中,食用油與食用鹽一樣都是烹飪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美味佳肴源于健康的食材,鑫苑無添加大豆油以“讓中國更多餐飲企業用上健康、放心的無添加大豆油”為目標,用實際行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消費升級,新型餐飲行業發展越來越快,其領域的領導者也越來越注重對食材的甄選。為了讓更多的食客吃到放心的食材烹飪出的健康的食品,高端餐飲專用油領導者鑫苑無添加大豆油聯合河南省食品安全協會走進健康餐企,進一步探索餐企食材升級成功之路。大部分的餐企表示,尋找食材合作商第一看企業品牌,第二看企業初心,第三看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愿景。他們更愿意和具有可追溯性、有信譽度的食材企業合作。

目前,鑫苑大豆油已與上萬家餐飲企業簽訂食材升級戰略。未來,鑫苑無添加大豆油將繼續開展走進健康餐企食材升級系列活動,把更多的健康餐企推出去,讓人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鳳凰網河南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