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今年牛蛙價格遭遇“過山車”,從之前的三四元/斤小幅上漲到五六元/斤,隨后則一路沖到18元/斤,而今已回落到9元/斤。短時間內價格翻了四五倍,也給牛蛙餐飲店帶來了成本挑戰,不少牛蛙餐飲店直呼“撐不起”。
消息
牛蛙價格今年遭遇“過山車”,先暴漲再回落
“現在沒有了,想買的話提前說吧。”9月初,河南商報記者走訪水產市場時,一家水產店的店主表示,牛蛙一早就賣完了,最搶手的時候需要提前三天下單子。
牛蛙有這么搶手嗎?9月27日,河南商報記者在萬邦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牛蛙供應量基本可滿足需求,并未出現“斷貨、斷供”情況,只是價格變化較大。
據水產市場里專營牛蛙生意的商戶薛女士介紹,牛蛙最貴的時候為8月份,價格上漲到歷史最高點,超過18元/斤,9月份,牛蛙價格開始回落,9月27日當日牛蛙批發價格為11~12元/斤。
10月8日,河南商報記者從萬邦水產批發市場商戶李女士處了解到,牛蛙批發價已經回落到9元/斤,最近一周價格較為穩定。
“前年,牛蛙三四元一斤,后來漲到五六元一斤。”商戶薛女士介紹說,去年最高的時候也就七八元一斤,今年價格較高,七八月時,要從其他渠道加價進貨供應市場,進價每天都在往上漲。
探因
產量受限、需求增加,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上漲
為何今年牛蛙價格急劇攀升?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福建多個區域發布禁養牛蛙的通知,隨后不久另一個牛蛙主養區廣東也發布了禁養牛蛙的通告。
其中,今年4月,福建寧化縣發布了《關于嚴禁牛蛙養殖的通告》,嚴禁在全縣范圍內新建牛蛙養殖場,一經發現,將依法強制關閉拆除,并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已有的牛蛙養殖場,限期自行關閉、拆除,逾期將由養殖場所在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予以關閉拆除。通告指出,牛蛙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大量養殖牛蛙會對生態平衡造成較大的破壞和威脅。
福建、廣東等區域禁養牛蛙的消息早已在批發市場、養殖戶之間傳開,薛女士說,雖然多地禁養、拆棚,但養殖戶可以轉移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區建棚養殖,且牛蛙生長周期較短,大約7個月可以長成出售,因此牛蛙產量在經過前幾個月的低落后,現在新蛙已經供應到市場上,價格也會持續回落。但她提到,想要回到原來三四元一斤的價格,近兩年是不可能的。
另外,有餐飲界人士提到,8月持續的臺風暴雨、牛蛙餐飲店面增長速度過快也是牛蛙價格上漲的原因,供需不平衡,造成牛蛙價格急劇飆升。
影響
牛蛙價格上漲,餐飲店直呼“撐不起”
在河南區域,牛蛙餐飲也是最近兩年才興盛起來。上文中水產批發市場的薛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提到,牛蛙銷量這兩年在鄭州區域不斷上升,尤其是火鍋店、燒烤店、大排檔等需求量很大。牛蛙價格上漲,也給牛蛙餐飲店帶來了“陣痛”。
有業內人士提到,2014年時,鄭州市面上的牛蛙餐飲店還比較少,而這兩年以牛蛙為經營主題的店多了起來,大有接棒網紅小龍蝦之勢。
一家牛蛙餐飲品牌項目負責人王寬提到,即使采購成本攀升,可終端價格并不會有大的浮動,主要原因在于餐飲業競爭加劇,餐飲店不敢大幅調整價格。
“現在成本大幅飆升,不少經營者都在賭一把。”王寬預計,一些小的、單個的牛蛙餐飲店受制于成本,又要維護消費者,運營支撐時間不會很長,預計春節過后,許多店面會支撐不下去。
鄭州一家牛蛙餐飲店店長張先生也提到,自家店的牛蛙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只是店面利潤空間被壓縮。“牛蛙能否接棒小龍蝦,主要受到供應鏈的挑戰。”他說,價格不穩定,給餐飲店的壓力很大,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建設養殖基地,或者是有穩定的供應商,能保證貨源。
相對于全民餐飲網紅小龍蝦的開店史, 王寬提到,牛蛙的產地不同,口感區別較大,雖然小龍蝦也有多種類別,可肉質區別不是很大,而肉質鮮美的牛蛙則對產地、氣候環境要求較高。比如一些區域生長的牛蛙僅僅適宜中餐或冷凍,吃起來肉質比較老,嚼不動,容易塞牙,而火鍋用的牛蛙必須吃起來肉質鮮嫩,口感好,因此要用鮮蛙,產地多為廣州、浙江、湖北等潮濕地帶。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